健康資訊

蛋白質並非吃得越多越健康 補蛋白質當心肥胖

很多網友在一些廣告的誤導下,認為自己的蛋白質攝入不足,應當額外補充一些蛋白質。但國內權威營養專家普遍認為:“正常人在正常的膳食模式下,通過膳食完全可以攝入每日所需的足夠蛋白質,不需要額外攝入。”蛋白質並非攝入得越多就越好,需不需要補充蛋白質則因人而異。

蛋白質是三大能量來源之一,肩負重要生理責任功能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人體最重要的三大能量來源,其中,碳水化合物最容易被轉換為能量直接被人吸收,因此是三大能量來源中每日供能占比最多的,大約占每日供能的55%-65%;脂肪約占20%-30%,而蛋白質僅占10-15%。也就是說,在人一天的能量攝入中,三大能量來源中,蛋白質的攝取需求是最小的。

文章導讀

但這並不代表蛋白質不重要,相反,蛋白質在身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人體的毛髮、皮膚、肌肉等組織都是由蛋白質組成,它還對身體的正常代謝起輸送作用,身體的免疫,機體滲透壓的平衡、體內各種酶和激素等,都是蛋白質的“職責所在”。

當蛋白質出現缺乏時,直接表現是代謝率下降,對疾病抵抗力減退,易患病,更有甚者會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足的症狀。而蛋白質的不足對於兒童來說影響更顯得突出一些,常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營養不良、體質量下降、淡漠、易激怒、貧血以及乾瘦病或水腫。

文章導讀

正常人正常情況下不會缺乏蛋白質

蛋白質缺乏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但這並不代表,普通人都缺乏蛋白質和需要補充蛋白質。國內營養專家普遍認為,每天只要按照膳食寶塔的推薦正常、均衡地攝入膳食,蛋白質完全能夠供給一天的人體需求。

文章導讀

之所以不推薦普通人額外攝入蛋白質,是因為蛋白質不同於脂肪,是一種“一次性產品”,不能夠直接以蛋白質的形態囤積在身體裡作為能量儲備,也不能在人體蛋白質不足時釋放出來供人體使用。當蛋白質過多攝入時,人體吸收了足夠的蛋白質後,多餘的蛋白質就會轉換為脂肪囤積起來。而過多的脂肪是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系列慢病的根源。也就是說,對於日常飲食正常的人來說,在膳食之外額外補充蛋白質,無益於一種“催肥行為”。除此之外,蛋白質的代謝會加重腎臟負擔,補充不必要的蛋白質甚至可能誘發腎炎等一系列疾病。

文章導讀

哪些人要額外補充蛋白質?

當人體需要額外補充蛋白質時,大多是當人體長期處於蛋白質不足的狀態下,出現一定症狀後才能對症下藥,如長期臥病的病人、消化吸收能力不佳的老人、營養不良的兒童等,當醫生診斷為蛋白質缺乏症時,需要遵醫囑額外補充蛋白質。

文章導讀

另外需要補充蛋白質的則是進行肌肉鍛煉的人及進行力量鍛煉的運動員等,這一類人群需要足夠的肌肉來增加力量,蛋白質是肌肉、皮膚等組織的重要構成部分,蛋白質不足或正常攝入無法支撐肌肉的生長需求,因此對於這類人來說,需要單獨設計高蛋白餐飲,以提供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但蛋白質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只要飲食均衡、規律,就無需擔心蛋白質不足,更不需要採取手段補充蛋白質。如果是消化系統不佳或需要進行肌肉鍛煉的人群,也最好在醫生或專業營養師的指導下服用蛋白質補充劑,以免因蛋白質攝入過多損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