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無張力疝修補術適應症
微創無張力疝修補術,其實就是幫助我們治療腹股溝疝氣修補的一種方法,所以說對這種手術問題,大家當然是需要注意多瞭解,因為只有我們對這些治療的方法,有科學的認識,那麼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夠正確地利用它們幫助我們保證健康,降低這些疾病產生的影響。
腹股溝疝
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腹股溝區是位於下腹壁與大腿交界的三角區,其間有腹壁下動脈。根據疝環與此動脈的關係,腹股溝疝又分為斜疝和直疝。從該動脈外側突出來的為斜疝;從該動脈內側面突出的是直疝。斜疝多發于兒童及青壯年男性,直疝多發於老年男性。發病率以腹股溝斜疝占絕大多數。
在胎兒發育過程中,睾丸從腰椎旁逐漸下降,經過腹股溝內環處將腹膜向前推移形成鞘突,然後睾丸與其前方的鞘突一併降入陰囊。正常時,嬰兒生長不久,鞘突腔即自行萎縮閉鎖成為一條索狀組織。如果鞘突腔不閉合或閉鎖不全,則鞘突與腹腔相通,遇有小兒啼哭等腹內壓增加因素的作用,腹腔器官即可滑入其中,形成先天性斜疝。由於此部肌肉薄弱、收綜力差、遇腹內太驟增,如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長期站立、從事重體務勞動等原因,腹內器官可由鬆弛的深環(內環)經腹股溝管突出體表而成斜疝,稱為後天性斜疝。
腹股溝斜疝,多為右側,也可兩側發病,一般發病早期無明顯症狀;僅在腹股溝區出現一個梨形或橢圓形包塊,可有墜脹感覺,隨後包塊經常反復出現。當成人長久站立、行走或體力勞動,兒童玩耍腹內壓增高時,包塊出現;休息或平臥後腹內壓降低時包塊又消失。病程較長時包塊往往可以墜入同側陰囊內。一般包塊容易用手托回腹腔內而消失,還納時可聽到或感覺到咕嚕聲,這種疝又稱為"易複性疝"。少數患者可形成巨大疝且疝內容物難以還納入腹腔者可稱為"難複性疝"。當疝塊被嵌、勒、卡住而完全不能還納,伴有明顯疼痛者則稱為"嵌頓疝",這種疝危害性不在於疝本身,而在於引起嚴重的腸梗阻,如果長時間嵌頓則可導致疝內容物的腸管發生壞死,形成所謂"絞窄性疝",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以上就是微創無張力疝修補術的適應症,以及治療的問題,希望在瞭解了這些常識之後,大家可以格外的注重,尤其是父母對兒童疝氣問題應該警惕,採取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才可以幫助孩子,盡可能地降低這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