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老年人失眠及心理調整

老年人失眠是困擾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症狀,許多老年人苦於失眠而不斷的求醫,這也讓老年人憂心忡忡。其實出現老年人失眠這種症狀,是很正常的,老人不要過於急躁,而是要進行心理調整,這樣才有利於老人睡眠。

人到老年後,睡眠方式有所改變。老年人的睡眠方式多是間歇睡,睡睡醒醒、醒醒睡睡,夜晚很難睡足8個小時,但白天打盹,累計下來,一天的睡眠量也接近8個小時,成年人一般每天睡眠5-7小時,最多也就是7個半小時。許多探討睡眠學的人認為,失眠本身算不上什麼疾病,而只是暗示著身體上或情感上或行為上出了問題,從而影響了大腦的正常功能,妨礙了大腦發出睡眠的指令。老年人一旦出現暫時的失眠,不要為之急躁。有些人剛躺下不久就擔心是否能人睡,這樣越擔心就越睡不著,結果出現了病態性恐懼失眠症。

實際上老年人最常見的失眠多是情緒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容易產生悲觀情緒,遇到不滿意的事容易傷感;過於操心子孫的事,又力不從心,也會波及情緒;有的人身體出現某些異樣的感覺,便猜疑是不是患了什麼疾病,或聽到別人患了什麼病,自己也懷疑有了什麼病,等等。這些思想波動都帶有憂慮的色彩,致使晚上心情不得平靜,難以人睡。同樣,遇到高興的事,情緒過於興奮,也會影響睡眠。對患情緒性失眠的老年人,要注意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儘量讓他們生活得愉快、舒心,減少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擾。老年人自身也要學會自我調理情緒,發揮內因的作用。主要是:對事要保持平淡的心態,防止過憂過喜,避免情緒異常波動;平時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體育鍛煉;睡前不要談論、回想會引起心情不快的事,也要避免過於喜悅;不要為自己的失眠擔心,隨其自然;為了使心情平靜,睡前還可以在室內外漫步或靜坐。這些心理上的調理會有益於睡眠的。

老年人失眠是有原因的,但是老年人不要急於去醫院治療,而是要瞭解自己失眠的原因,從心理上進行調整,只有心情舒暢了,才能睡得好,睡得踏實,從此遠離老年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