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蔬果定量吃出健康好身體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將蔬菜和水果作為自己生活的主糧,於是他們選擇越來越多的,越來越頻繁的進食蔬果,甚至連三餐都選擇以水果或是蔬菜沙拉代替。他們追求的是果蔬中零脂肪,豐富的維生素,想以果蔬填腹,以達到減肥塑身的效果,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會使身體嚴重偏饑黃,身體各種所需達不到,以致於身體不堪重負。今天,小美就帶大家瞭解一下果蔬怎樣定量吃才既能達到減肥塑身的效果,又能為身體提供其可以消化的營養。

果蔬一天的量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每天消耗的體能不同,所以需要攝取的營養量也就不同。我們需要按照科學的搭配來飲食,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少食多餐,每頓七分飽”。而每天攝取每種食物的搭配量可依據食物金字塔來科學飲食。五穀類(大米、麵包、穀粉及粉面類食物,每天約300-500克)蔬菜類(每天約400-500克)水果類(每天約100-200克)奶類及豆類(乳製品每天100克,豆製品每天50克),魚、禽、肉、蛋(每天125-200克),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 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饑餓感,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裡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兩餐的間隔以4~5 小時比較合適,如果是5~6 小時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鐘與一日三餐:現代研究證明,在早、中、晚這三段時間裡,人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這說明人在什麼時候吃飯是由生物鐘控制的。

大腦與一日三餐:人腦每天占人體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腦的能源供應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約需要110~145克。而肝臟從每頓飯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臟即能為人腦提供足夠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與一日三餐:固體食物從食道到胃約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時才到達小腸。因此,一日三餐間隔4~5 小時,從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選擇:一日三餐究竟選擇什麼食物,怎麼進行調配,採用什麼方法來烹調,都是有講究的,並且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應該粗細搭配,動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類、薯類和新鮮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學分配是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來決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麼早晚各應該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較合適。

早餐的科學搭配: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頭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早餐在設計上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將成為一天精力的主要來源。

人的一天,一日三餐很重要,一種流傳已久的進餐規則這樣說道:早上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好。大家可以選擇在食譜中添入適量,適合自己消化的蔬菜,餐前餐後也可適量進食水果,不過小美在這裡提醒大家,所有的東西都要定量,畢竟有智慧者曾經教導過我們:所有的東西都要定量,多則不宜。小美也希望大家不必過分追求纖瘦的身材,健康美才是真的美,讓身體的每一寸肌理都散發健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