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怎麼正確認識面部三角區

日常聲中,在很多人眼裡面部三區都是極其危險的。鼻尖找了小痘痘,不敢去擠,人中長了癤子,因為害怕引發顱內感染,所以不能去碰。正是由於醫學知識的普及,讓大家認識到面部三區有多重要。大家認識到位就可以,不要過度的去認識。

面部危險三角區是以人的鼻樑骨的根部和口角三點連線圍成的三角形區域。它之所以危險,是因為這個區域的血液供應特別豐富,且靜脈血管中缺少可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面部的靜脈與顱內的靜脈相聯繫,正常情況下,面部的靜脈血向下回流進入心臟,但由於沒有靜脈瓣,當向下回流的血管不通暢或局部受到擠壓時,血液可以向上逆流進入顱內。在這個區域發生感染(如癤、癰等)後,若隨意搔抓、擠壓、挑破、熱敷及意外損傷等,就易導致炎症迅速擴散,引起顱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因此,三角區發生急性炎症的初期,切不可隨意抓、撓、擠,嚴禁過早使用挑刺、切開等方法,以免炎症擴散而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果發生癤腫,早期可用2%碘酊塗抹患處,連續數次,保持局部清潔,癤腫通常可逐漸消散;如癤腫增大,周圍紅腫或唇癰初起,這時局部應外敷中藥,促使炎症消退;若膿頭潰破,或有膿栓形成時,局部應加用高滲鹽水紗布持續濕敷,以利引流;如膿栓阻塞,引流不暢時,可在破潰孔處加用少量化腐丹,以促使壞死組織溶解,膿栓液化脫出。

當急性炎症完全得以控制時,已經出現明顯的皮下膿腫,然後又長時間不破潰時,可以讓醫生認為在可能性小的創傷條件下,切開膿腫表面的皮膚,以利引流,但仍不能擠壓。在治療過程中,應該儘量避免對局部的觸動,應當吃流食、並且注意儘量少講話。如果是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又出現眼瞼水腫,或結膜淤血,眼球前突,外展受限,上瞼下垂甚至視力障礙,全身出現發冷、發熱、頭痛等症狀,這就說明出現了顱內感染,要及時安排住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