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陪孩子長大

現在很多親子的節目真的有很多,還是的成長現在成為了很熱門的話題。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社會進步的很快,發展的也很快。然而為了工作,為了賺錢,很多大人都沒有時間來管孩子,很多孩子都是寄宿在學校,或者是每天走讀,家裡常常只有下班的時候才有人。週末的時候孩子又因為補習班而沒有時間玩耍。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自閉越來越內向,真的是對孩子成長很不好的一個事情。現在這樣的親子節目很多,讓很多大人原本沒有注意到這些,現在也開始關心孩子了。這就是一種好的效應,讓孩子在節目中感受到歡樂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爸媽的溫暖和關心。這樣對孩子成長真的是很大的幫助啊。

近期最火熱的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也引起了大家對於家庭教育的討論。有的時候,對孩子的愛,有些年齡要愛得很好,比如說五歲前要拼命愛他,怎麼愛都不過火,天天抱著都可以,但是他慢慢長大以後,就要把他放開了,讓他自由成長。

"如果您能在我可以時讓我獨自邁出一步。如果您能用您的愛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壞我自由呼吸的空間。如果您能理解,我觀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

---馬迪·金《如果您能記住》,從一個孩子的角度道出對父母的深切期盼

"……孩子,請原諒我的無知和愚蠢,曾經那麼粗暴地打罵你,而我還理直氣壯地認為都是為你好,我在愛的美麗旗幟下,殘酷地摧毀了你嬌嫩的生命花蕾。孩子,原諒我的私心和專橫,曾經那麼不通情理地逼你學習,讓最美好的學習留給你的全是痛苦的記憶……"

---一位父親創作的詩作《原諒》,希望取得孩子的原諒

李子勳說,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情感溝通和有效互動很容易形成,孩子的問題可能只是成長的問題;而在親子關係不良的家庭,無論教育方式多麼正確,有效的互動卻非常少,帶給孩子的人格問題非常多。兩代人之間不是父母要灌輸給孩子多少知識,替孩子包辦多少難題,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要有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可以溝通的關係。

孩子逆反還是父母逆反

據一份權威調查顯示,父母談起今天的孩子,評價意見70%以上是否定性的,認為今不如昔的更是高達90%以上。這也許正是代際衝突的重要原因。

李子勳教授說,社會在進步,孩子同樣在進步,客觀地講,現在的孩子肯定比上一代,上幾代都要優秀,關鍵是父母一定要看到並且承認這一點。

很多父母跟孩子說話,一開口就說很長時間,非得把孩子說哭了不可。你沒有A錯還沒有B錯嗎?沒有B錯還沒有C錯嗎?總要給孩子找出個錯來。孩子跟父母辯解是沒有用的,後來好多孩子就乾脆不說話,不理父母了。

對話對話,兩方說話,只要孩子不說話,父母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所以父母最好能想辦法儘量少說,讓孩子多說,聽孩子訴說。

在父母眼裡,孩子是逆反的,可在孩子眼裡,父母也是逆反的。無論自己說什麼,家長都會反對。統計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中國70%的父母是"逆反型父母"。

其實有些家長的錯過不能發洩在孩子的身上,這樣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很不公平的。多關心孩子多溫暖孩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