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補陰虛的中藥治療

平時我們認識的中藥材並不少,但是我們並不能真正瞭解每個我們所認識的中藥的用處,有些中藥有很多的用處,有些中藥比較溫和的,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喝,有一些比較寒涼的,這就要多加注意的,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定。補陰虛的中藥並不少,患者在使用中藥的時候就要多加注意,大家可以根據以下瞭解哪些適合自己。

此類藥物既有溫和藥又有甘寒藥,如制首烏、熟地黃、五味子、黃精、墨旱蓮、女貞子、龜甲膠、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參等。不少人視“六味地黃丸”為“補腎陰秘方”,長期食用,卻感覺越補越虛———原有的一些症狀越來越嚴重,有的甚至“補出”胃腸不適的毛病。據瞭解,醫院“投訴”六味地黃丸者,多數是自己在藥店購買作為家庭補品的。六味地黃丸對腎陰虛有效,但對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則不能兼顧,很多人反映吃了六味地黃丸上火,因此不能“瞎吃”。另外中成藥對藥材的藥效會有減損,大大降低效果。建議可以用乾元湯調理,乾元湯可以滋腎陰同時祛肝火,起到很好的調治效果,亦可磨粉後做茶泡飲,避免藥材的藥效減損。

熟地50g 山藥30g 枸杞15g 懷牛膝15g 吳茱萸10g 龜板15g 菟絲子10g 鹿角15g 雲苓15g 當歸10g 黃芪10g 甘草6g

這個方子補腎陰虛可以的,可治療腎陰不足,精髓內虧,腰膝酸軟.

腎虛的藥物治療應用滋陰補腎的藥物。此類藥物既有溫和藥又有甘寒藥,如制首烏、熟地黃、五味子、黃精、墨旱蓮、女貞子、龜甲膠、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參等。

補腎陰虛的常用方劑:

主要有熟地黃,山藥,鹿角膠,龜板膠,枸杞子等組成,主要治療腎陰不足,精髓內虧,腰膝酸軟,自汗盜汗,遺精滑泄,神疲口燥等病症。

由熟地黃,懷山藥,山茱萸,丹皮等組成。主要治療腎陰虧損,虛火上炎,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陰虛潮熱,五心煩熱,虛火牙痛等陰虛有熱的病症。

文章給我們介紹了一些關於補陰虛的中藥和怎樣搭配中藥來達到治療和預防的效果,世上沒有最好的藥,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藥。通過食療來緩解症狀是一種挺有效的方法,在使用中藥的時候還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