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平臺骨折術後康復詳細介紹
骨折是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但是骨折也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骨折比較嚴重的患者,對於自己的生活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甚至會造成殘疾,所以很多人想瞭解一下脛骨平臺骨折手術後康復,為了你能儘快的瞭解,就來看看以下的詳細介紹吧。
注意事項:
1、 本計畫所提供的方法及資料均按照一般常規情況制定,具體執行中需視自身條件及手術情況不同,在醫生指導下完成。
2、 功能鍛煉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總以患者可耐受為度。
3、 肌力練習應集中練習目標肌肉。練習次數、時間、符合視自身情況而定,且應同時練習健側。肌力的提高是關節穩定的關鍵因素,必須認真練習。
4、 除手術肢體訓練外,其餘身體部位(如上肢、腰腹、健側腿)應盡可能多地練習,以確保身體素質,促進身體功能整體恢復。
5、 早期關節活動度練習,每日堅持完成訓練,盡可能早期無痛無阻力恢復較大角度,內固定不穩定需保護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6、 活動度練習後即刻給予冰敷15-30分鐘。如平時感到關節腫、痛、發熱明顯,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關節的腫脹會伴隨整個練習過程,腫脹不隨角度練習及活動量增加而增加即屬正常現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復正常腫脹才會逐漸消退。腫脹的突然增加應調整練習,減少活動量,嚴重時應及時複診。
8、 訓練方法見附錄。
康復方案變化依賴骨折類型,骨折程度,外科技術和固定方式
整體康復目標:
關節活動度:儘早恢復正常膝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踝、髖關節活動度。
肌肉力量:促進及提高股四頭肌、膕繩肌、縫匠肌、股薄肌肌力。
功能目標:達到正常步態、站立相膝關節穩定。
禁忌:患肢3個月內負重,避免骨折處移位或坍陷。
術前康復:
患肢牽引抬高,踝泵,控制水腫。
上肢和健側肢體力量訓練(等張肌張訓練-抗重力、theraband抗阻等)。
術後康復:
階段一:最大保護期
(1天-4或6周)
禁忌:膝關節施加內外翻應力,膝關節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
目的:減輕疼痛,控制腫脹,恢復膝關節活動度(0°-90°),恢復患肢肌力,助行器下獨立行走。
1-2天:
目的:減輕疼痛,控制腫脹,解除肌痙攣,預防深靜脈性血栓及肺部併發症,恢復患者體位轉移能力。患者能夠在他人幫助上下床進入下一小階段。
康復內容:
1、 患肢抬高,高於心臟。
2、 踝泵。
3、 深呼吸和咳嗽訓練。
4、 冰敷膝關節
5、 髖、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膝關節主動,
6、 股四頭肌、膕繩肌、臀大肌等長肌力收縮訓練。
7、 輕柔地踝關節無阻力等張訓練
8、 正確體位擺放。
9、 床上坐起和站立。
10、上肢和健側肢體力量訓練。
11、功能性活動:患肢無負重下可以助行器或拐杖兩點步態行走。
3天-6周
目的:恢復膝關節活動度到90°及肌力。6周x-片顯示骨折點癒合良好進入下一階段。
脛骨平臺骨折手術後康復,以上就做了具體的介紹,相信你也瞭解了更多這方面的內容,所以要想讓自己恢復得更快,讓自己不會造成殘疾,一定要對以上內容全面的瞭解,然後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得自己儘快的,骨折的癒合康復,使得自己儘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