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多吃三種瓜 輕鬆過夏天

夏天已經是悄然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天氣也是越來越熱了,夏季蔬菜也是應季上市了,很多的蔬菜相信大家都是愛吃的,那麼哪幾種蔬菜是你在夏季必須吃的呢?今天小編告訴大家夏季你必須吃的這幾種瓜,讓你輕鬆過好夏天。

夏天吃水果是再好不過的,但是吃什麼水果最能避暑呢?

消暑第一瓜:冬瓜

冬瓜雖然姓冬,卻是夏季裡難得的美食,有祛暑、祛濕、利尿之效,絕對是消暑第一瓜。夏季天兒熱,上火是最惱人的了,大便燥結,還有口臭,吃降火藥勁太大,這時候冬瓜就派上大用場了。

冬瓜性寒,九成以上都是水分,降火功效沒得說。可我們習慣做冬瓜時都會把冬瓜皮給扔了。冬瓜皮雖然口感不好,但食療功效可比瓜肉強,夏天的時候可以洗乾淨了熬湯。

小冬瓜跟大冬瓜不一樣,體型小巧,上面還有層茸毛,用來做冬瓜汆丸子不錯,老少皆宜。

美白第一瓜:絲瓜

夏日美白的原則就是少抹多吃。通過飲食給皮膚補水、促進其代謝是健康又划算的方式,絲瓜就是首選。

夏季裡做絲瓜雞蛋湯,在南方很流行。家裡一人一碗,既解暑又美白。當然也可以炒著吃,口感很滑,且絲瓜很容易熟,但用鐵鍋炒的時候,絲瓜容易變黑。陳延麗說,如果炒的時候加一點番茄就不會變黑了。

絲瓜水被稱為“美白水”,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富含維生素B1和維生素C,前者防止皮膚老化,後者有美白作用,只是自己做絲瓜水容易變黑,還是做菜吃,既滿足了食欲,也起到類美白的功效。另外,絲瓜還有解毒通便的作用,多吃絲瓜,皮膚能不好嘛。

養胃第一瓜:南瓜

夏天又潮又熱,甜食不宜多吃(屬於肥甘厚味,多食易損傷脾胃),但南瓜是個例外,味道甜而不膩,而且還有一個拿手本領——保護胃黏膜。

南瓜中富含果膠,這種物質可以在胃內形成防護膜,避免刺激性食物對胃的刺激,起到保護胃腸道黏膜的作用;而且還能吸附腸道內的重金屬,促進排出。由於南瓜中的糖含量還是很高的,所以有糖尿病的人還是不要吃的好。

南瓜也叫飯瓜,來道南瓜雜糧飯不錯。南瓜切開去籽去瓤,給它來個“桑拿浴”,上鍋蒸15分鐘,同時把小米、血糯米、高粱米等混在一起煮成雜糧飯。最後把南瓜切成一個個的小碗,把雜糧飯盛在裡面,好看又好吃的南瓜雜糧飯就做好了。而且南瓜高鉀低鈉,富含胡蘿蔔素,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很適合。

夏季飲食原則

在夏季,氣溫常在37~39℃之間,高達40℃,大大超出人體平常耐熱的程度,人們生活在如此高溫的季節,只有適應了,才能安然地度過高熱的夏季。夏季暑熱為陽邪,易傷人之陰,陰傷人則病。病勢急速,病程短,多有壯熱,面紅目赤,口渴心煩,甚者狂躁、譫語、昏迷。

人的體力強,能夠適應暑熱的高溫,不患病。人體的內熱向外排泄是靠出汗泄熱的,氣溫在28~30℃時,人體內熱就能順利外泄。如外界溫度超過了34℃,出汗受阻,體內大量內熱蓄積,很容易中暑。只有體強者才能適應這種高溫,能夠散泄內熱,也不受外熱的侵侮而致病。人體適應了夏天氣候,體內調節功能不因外界高溫而失職,能夠調節心腎,不使心偏盛,不使腎衰,就能保證身體健康。在夏日高溫的環境中,飲食方面應朝下列五大方針著手補充及調配,才能補充體力、吃出健康--

補充水分

據醫界分析,在正常情況下,每人夏天每日的出汗量,約為1000CC左右,在高溫境下工作的人,其出汗量更可能是常人的4~10倍。汗裡面包含了水及鎂、鈉、鈣、鐵、鉀等礦物質,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可能導致中暑或肌肉痙攣。

補充維生素

從蔬果中可獲得維生素A、B群、C、D、E及各種礦物質的補充。尤其各種豆類、根莖類、綠黃色蔬果、海藻類及動物肝臟,都是有利夏天食用的健康食物。

補充蛋白質

流汗而失水過多時,也會加速蛋白質的分解,所以夏天應多補充奶、蛋、魚、肉等優良的蛋白質食物。尤其是在高溫下工作的人,更需要補充蛋白質。

注意三餐的總熱量

炎夏容易使人胃口不佳、沒有食欲,但是基礎代謝率卻又比其它季節,高出10~15%左右,所以除非是想藉此減肥的人,否則一般人都應該稍微調高三餐的總熱量攝取。尤其是在高溫下工作的人,三餐之外,可再加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點心,但仍需考慮到各類食物的均衡攝取,不能只吃些零食、甜點,否則恐怕適得其反,影響健康。

巧妙安排用餐時機

熱環境之下,本來食欲就不好,如果場所、時間不宜,更會影響胃口。建議避開工作時間的前後半小時用餐,晚餐則最好是選擇下班休息一小時後才用餐,莫讓工作的緊張情緒,影響食欲與消化。此外,營造一個輕鬆清涼的用餐環境,也有助提高食欲,幫助消化與吸收。

對於行將要到來的夏天,許多人老是處於一種茫然不知道狀況,老是喜愛拿以往的經歷來抵擋,這些經歷有的是好的,也有一些本來我看並不合適,由於人生身體老是在改變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走位的環境是不是咱們可以習慣得了的也是一個問題,夏日是熱量積儲發出的機遇,人體不免陽氣外泄,這就需要咱們適時地做出調整,以便對應夏日攝生的需要。

夏季保健知識:

一是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二是大渴勿過飲,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

三是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四是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迴圈,維持體液的正常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