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夏季飲食養生 健康過夏

夏日飲食以清淡、苦寒、賦有養分、易消化的食物為佳,防止吃粘膩難以消化的食物,勿過飽過饑;注重健脾養胃,推進消化吸收功用。酷熱的夏日,是人體耗費最大的時節。在高溫環境日子和作業,人體的生理和養分代謝必然會受到必定的影響。大家有必要注重夏天的飲食保養,這是由於當人在酷熱的環境中勞作時,體溫調理,水鹽代謝以及迴圈、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發生了顯著的改變,而這些改變,終究致使人體代謝增強、養分素耗費添加。

一方面機體營養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熱大量出汗,又導致了許多營養素從汗液流失。不僅如此,夏天人們的食欲減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營養素的正常攝取,所有這些均有可能導致機體營養素代謝的紊亂,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缺乏症或其它疾病。

營養原則

1、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這是因為高溫條件下,人體組織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排出增多,從而引起負氮平衡。因此,蛋白質的攝取量應在平常的基礎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給量須達100克左右,並注意補充賴氨酸。

2、要補充維生素

這是因為熱環境下維生素代謝增加,此外,汗液排出水溶性維生素增多,尤其是維生素C,此外汗液中還有維生素B1及B2。因此,在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劑量維生素B1、B2、C乃至維生素A,對提高耐熱能力和體力有一定的作用。

3、要補充水和無機鹽

當機體大量出汗或體溫過高時,不但體內水分不足,而且還會流失大量的鈉、鉀。而缺鈉可引起嚴重缺水,所以要補充水分和無機鹽。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這樣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蒸發量。

4、夏季飲食調養,除了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外,還必須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物。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

綠豆、赤豆、小米等各種主食均可,適當食用粗糧和豆製品。

2、肉蛋奶的選擇

豬瘦肉、牛肉、魚肉、雞肉、鴨肉、動物肝臟等,奶及乳製品,鹹鴨蛋、鹹雞蛋、松花蛋、蛋黃等蛋類。

3、蔬菜的選擇

莧菜、蓴菜、空心菜、馬蘭頭、番茄、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菜瓜、苦瓜、香菇、紫菜、海帶等。

4、水果的選擇

西瓜、梨、甜瓜、桃、楊梅、烏梅、草莓、李、紅棗等。

飲食禁忌

1、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熱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2、切忌因貪涼而暴吃冷飲。如果過量,會引起疾病,使人胃脹難受,以致腹痛、腹泄。

參考膳食

早餐:小米、綠豆、雞蛋、空心菜、黃瓜,如:小米綠豆粥、煮雞蛋、拌黃瓜空心菜;

午餐:玉米麵、冬瓜、蝦皮、鱔魚、芹菜、柿子椒,如:玉米麵發糕、冬瓜湯、翠皮爆鱔絲;

點心:下午三點左右可食用適量西瓜;

晚餐:薏米、綠豆、粳米、雞蛋、番茄、苦瓜、豬瘦肉,如:綠豆粥、木須柿子、炒苦瓜;

睡前一小時可飲用溫牛奶一杯。

備註

1、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飲食為主,在膳食調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食欲。

2、在制做菜肴時,適量加點醋,不僅可增加風味,而且有保護維生素C及殺菌和增加食欲的功效。

3、在早、晚餐時喝點粥是大有好處的,這樣做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4、老人夏季飲食還應注意少吃和不吃油膩食物,多吃清淡潔淨的食品,對於體弱的老人,應避免食用冷飲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礙而致病。

5、喝飲料不能替代飲水。因為飲料大多含有一定的糖分,飲料中的糖分越高,滲透壓也越高,越不易為細胞所吸收,反而會帶走細胞內水分,容易引起體內失水。另外,以冷飲解渴常難以達到目的,導致頻繁暴吃,對消化道是一個很強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異常蠕動和功能紊亂,導致腹痛、腹瀉等。

6、喝水的學問

飲水莫待口渴時:不少人的生活習慣都是以口渴與否來決定喝水,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大渴易過飲:人若在大渴時,最易一次飲水過多,從而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古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就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如果一旦出現大渴難耐的情況,應緩緩飲水,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睡前不宜多飲水,因為當人處於睡眠狀態時,人體只是維持基礎代謝,各種代謝都進行非常緩慢,不需要過多的水分,而且睡前飲水過多,不利於夜間休息

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時飲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此以往對身體不利。

晨起喝水有助健康:因為早晨飲水可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迴圈,維持體液的正常水準。

最好喝礦泉水:因為礦泉水不含糖水,沒有刺激作用,不像一些飲料具有刺激性,也不像果汁飲料含有大量的糖分。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均視礦泉水為最佳保健飲料。

夏天氣溫高,出汗多,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減弱致使食欲不振,再加上天熱人們貪吃生冷食物造成胃腸功能紊亂或因食物不清潔易引致胃腸不適,甚至食物中毒,因此,夏季飲食應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這樣才能達到保健的目的。

夏天要吃利水滲濕的食物,因為夏天酷熱高溫,氣溫高,濕氣重,也侵入人體,因為天熱,喜冷飲,飲水多,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脾胃升降,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能健脾,脾健而升降運化功能恢復,便可以行其水濕。

要適當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熱、高溫濕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熱,以燥其濕,便可以健脾,增進食欲。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澀,夏季汗多易傷陰,食酸能斂汗,能止泄瀉。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

夏季食欲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食用清淡之品,這有助於開胃增食,健脾助運。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呆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夏季飲食宜注重選擇綠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蓮子、蠶蟲、蕎麥、大棗、豬肚、豬肉、牛肉、牛肚、雞肉、鴿肉、鵪鶉肉、鯽魚、烏龜、甲魚、蜂乳、蜂蜜、鴨肉、牛乳、鵝肉、豆腐漿、甘蔗、梨等。

夏季不能暴飲暴食,就是不能過飽,尤其晚餐更不應飽食。諺語說: "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素問》指出:"飲食有節"、 "無使過之"。老人、小孩消化力本來不強,夏季就更差,吃得過飽,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損,導致胃病。如果吃八成飽,食欲就會繼續增強。

夏季暑熱,腸胃功能受其影響而減弱,因此在飲食方面,就要調配好,有助於脾胃功能的增強。細糧與粗糧要適當配搭吃,一個星期應吃3餐粗糧,稀與幹要適當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為宜,早上吃麵食、豆漿,中餐吃乾飯,晚上吃粥。葷食與蔬菜配製合理,夏天應以青菜、瓜類、豆類等蔬菜為主,輔以葷食。肉類以豬瘦肉、牛肉、鴨肉及魚蝦類為好。老人以魚類為主,輔以豬瘦肉、牛肉、鴨肉。

夏季要按時進餐,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這樣會打亂脾胃功能正常活動,使脾胃生理功能紊亂,導致發生胃病。

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冷飲,特別是冰。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漸衰退,小兒、兒童消化機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熱濕邪的侵侮,影響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飲冷飲,就會損害脾胃。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與濕互結,就會使脾圍胃耗,導致泄瀉、腹痛之症發生。

在即將到來的夏日,咱們關於這個時刻點的攝生應該有著什麼樣的幻想呢?還是什麼樣的規劃對比合適?本來,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本來這個攝生並不是幻想的那麼困難,不過要這個時分的飲食保養才是聞一多要害之地點,咱們在夏天不能太饞嘴,不適合這個時分吃的東西一概就不要進口,而是要按部就班的調理好自個的平時飲食,為自個的攝生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