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喝水養生 方法正確是前提

對於我們當代人來講,養生是非常熟悉的,這主要還是因為我們的生活變好了,而同時身體健康卻變差了的緣故。我們因為高強度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原因,而使得自己的額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而這個時候人們的經濟條件好了,所以就想到養生了。養生的方法有很多,其實簡單的喝水就是其中的一種。不過,如果想要通過喝水來養生的話,還是需要注意方法的正確才行。

晨起喝水多傷脾陽。經過一夜的消耗,早晨起床後,身體裡的血液濃度較高,此時喝水,可防止血液過於黏稠,還能清腸、通便。不過,早上是人體陽氣生髮之時,而水屬陰性,容易傷害脾陽,因此不宜多喝,更不能喝涼水。體質較弱的兒童及老人可以喝半杯(約100毫升)水,成年人則可喝一杯。

按需喝水。中醫不提倡不渴也喝水,主張順應需求,喝水太多反而可能傷腎。人的年齡、體質、氣候及所處地理位置都會影響對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體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熱,人需要多喝水。喝水的量要因人而異,健康人可通過是否有口乾舌燥、大便燥結、尿色深黃等信號來判斷。比如,正常的尿液顏色應該是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深就應該補充水分,若顏色很淺就說明可能水喝多了。

4個喝水最佳時段。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可起到通便、潤腸的作用;午睡後,身體消耗了午餐攝入的高能量,易倦怠,在13:00~15:00之間喝一杯水(最好是綠茶),可起到防止犯困、降血脂的作用;晚飯前喝一杯水,可以沖刷人體的生理馬桶———清洗膀胱、排腎毒,還可預防膽結石、腎結石等疾病;晚上睡覺前喝一杯水可以養陰,防血稠。這是每天最佳的喝水時段,其餘可按需補充。

喝水,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個動作了。而且對於所有人來說,基本上是每天都要喝水的。但是我們往往都不知道,我們苦苦追求的養生,其實通過喝水就可以完美地實現了。不過在這裡大家還是要注意一點,就是喝水雖然可以養生,但是我們要保證喝水的方法正確才行,這是最根本的,我們要做到這點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