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小磨香油的做法有哪些

提到小磨香油想必大家都直流口水吧,那種潤滑的口感,香香的味道是大多數人都喜歡的味道,並且它是很多食物的配料,少了它就完全沒有了那種口感,所以很多人應該也很想學習小磨香油的做法,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呦! 這裡向大家介紹自己多年用水代法制作小磨香油的經驗,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1) 選料

選取顆粒飽滿的新鮮芝麻,用篩子或簸箕去除裡面的雜質和不誠實顆粒。

(2)撈芝麻

用鐵盆或大鍋放上水,然後加上選好的芝麻,用笊籬攪和一段時間後,輕輕撇除上面漂浮的葉子和癟粒,再用笊籬把誠實的芝麻撈出來,放在提前準備好的魚鱗袋子或筐子裡,再用粗面羅把水中散下的芝麻逐漸撈出。這樣,芝麻中夾雜的泥沙就散在水裡了。

(3)炒芝麻

芝麻撈出二三十分鐘,鍋爐生火,用鼓風機把火吹旺後,再把芝麻放進滾筒裡,急火炒至七成熟,然後改成文火繼續炒,並不斷用鏟子從滾筒中弄出少量的芝麻,用手撚開看火候,成棗皮紅時芝麻就炒好了。這時,用缸子舀少量的水潑進滾筒中出煙,然後,把倒順開關擰到“倒”的位置,反轉滾筒,將芝麻倒出。

(4)放煙

用撮箕或簸箕把芝麻中的煙揚淨,同時也起到降溫的作用,防止熱芝麻繼續熟化。

(5)磨漿

將放好煙的芝麻上磨,控制芝麻進磨速度,以此調節芝麻醬的粗細,儘量磨細一點,提高出油率。讓芝麻醬流進大鐵鍋裡。

(6)兌漿

芝麻磨完,清理石磨外面的漿後,把盛芝麻醬的大鍋架在旋轉架上,放上攪齒,使鍋快速旋轉,然後加上鍋爐裡的熱水(注意,冬天要多備把暖壺,炒完芝麻後把鍋爐裡開水放在暖壺裡備用),並用攪杠不斷地攪漿,待油浮在表面時,再加入適量的水,換慢速旋轉鍋,繼續攪動,等水和漿充分攪拌均勻,再用攪杠把漿挑起,看到有部分漿從攪杠上斷斷續續往下流時,對漿完畢。然後把攪齒和攪杠清理乾淨。

加水量多少,用公式可以算出,即:

加水量=(1-芝麻含油率)X 麻醬量 X 2

(7)敦油

把漿上面大部分油取出放進桶裡,然後放上兩個鐵制的圓葫蘆進行敦油,讓油與漿進一步分離。開始深敦,後來逐漸調節葫蘆進行淺敦,直到把漿中的油分離乾淨為止。敦油過程大約需要3-5小時。

在敦油過程中,要根據情況停下來進行撇油。

(8)穴油

敦油完畢,把圓葫蘆收起,用勺子盡可能地把油撇出,散在表面那層油,只能用穴油法取出。方法是:旋轉鍋,用一把鏟子從鍋邊緣逐漸往裡圈漿,大圈變小圈,最後把油圈在鍋中間,用勺子把油取出即可。

(9)沉澱

油放在桶裡,天氣暖和時經過一周自然沉澱,雜質就下沉在桶底了。冬天要保持溫度,溫度低了油液粘稠,不利於雜質下沉。

(10)灌裝

把沉澱好的香油經過檢驗,然後用漏斗灌在已經消毒的瓶子裡,封上口,貼上標籤就可以出售了。

看了上面小磨香油的做法,你是不是已經阻止不了口水向下流了,也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嘗試一下的衝動了,如果真的對小磨香油的做法感興趣,並且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不妨試它一試,也為自己的平淡生活增添一點樂趣,並且,吃自己做出來的小磨香油會感到特別的香,趕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