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情緒對養生的營養

現在有很多人在養生,有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老人特別愛養生,而且那些養生的人脾氣特別好,並且會經常笑,很有仙風道骨的樣子,其實這些都是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自己的健康是有幫助的。下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醫學者指出,成人所患疾病很多來自精神創傷。情志是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反應,即中醫講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分別由心、肝、脾、肺、腎五臟所主。

情志內傷是重要的致病原因,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中就指出:“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就是說,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屬於正常的精神活動。若七情過極,轉變成異常精神活動,則可引起小至毛髮,大至全身的很多疾病。所以,中醫養生非常重視精神調攝在保健中的作用,提出了“神形相因”的學說,認為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增進人體健康,延年益壽。在現實生活中應特別強調“七情”養生法,安神定志,心境坦然,怡情放懷是益壽延年的重要條件。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情緒是把雙刃劍,在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長期情緒憂鬱,恐懼悲傷,嫉妒貪求,驚怒激昂,或情緒緊張的人要比精神狀態穩定的人容易罹患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抑鬱症、慢性胃炎、癌症等等,婦女還容易引起月經不調,甚至閉經。

良好的情緒是人體的一種最有助於健康的力量,當人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人體處於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良性迴圈,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不僅食欲好,睡眠香,而且思維敏銳,精力充沛。

另外,良好情緒創造的醫療效果也十分可觀。醫生們有這樣的經驗:類似的疾病,沒有精神負擔的病人,要比有精神負擔的病人痊癒得快。一個人患病之後,若充滿信心,具有不屈不撓敢於同疾病作鬥爭的精神,則能加速身體康復。反之,若意志消沉,情緒沮喪,則無力驅邪,病後纏綿不愈,病情往往加重、惡化,且多產生併發症。由此可見,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和疾病的預後。

六招培養好情緒

如何才能做到永葆青春,健康長壽呢?第一,加強思想修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人說:“養生莫若養性,養性莫若養德”。所謂養德就是注重道德修養。據調查,長壽老人絕大多數都樂善好施。第二,培養寬宏大度,襟懷坦白的品質。對待現實生活的態度,要不患得患失,不為名利而爭,不為瑣事煩惱。整天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這種傷感情緒對身體健康極為有害。第三,熱愛自己的工作。志有所專,樂以忘憂。每個人應以對社會能有所貢獻為樂。第四,運動能使人精神愉快。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醫治“情緒病”的靈丹妙藥,而積極參加體育健身運動卻是改善不良情緒的好方法。當自己情緒鬱悶、苦惱時,或情緒激動與別人爭吵後,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打打球、做做操,或者散散步,這樣不良的情緒會很快消失。第五,廣交朋友,樂於交談。當遇到困難,受到挫折,甚至遭遇不幸時,首先要冷靜下來,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可向親朋、同事傾訴苦衷,從他們的勸告和開導中得到力量和幫助,這樣,苦悶的情緒會逐漸消失。第六,培養廣泛興趣,自尋樂趣。琴棋書畫是中國古人頗為贊許的興趣愛好,養育魚鳥,種植花木也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在情緒不佳或緊張的工作之後,觀賞一場相聲或喜劇,或欣賞優美動聽的音樂,緊張和苦悶也會隨之消除。尤其是老年人,更應培養廣泛的興趣,用豐富多彩的愛好來調劑、點綴晚年生活。

我記得曾經電影界的午馬先生現在也放棄了事業,去了一個偏僻的山村自己生活。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只有好的情緒才能更好的去為人處事,更好的去生活。控制自己的情緒能有效的控制部分疾病,讓自己的健康時時刻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