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那些體溫透露的身體秘密

最細微的憤怒和寧靜都流淌在你的體溫中,體溫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的生老病死與健康。

除開發燒的時候,我們永遠也想不起體溫計的用處,但養生學告訴我們:溫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生老病死,看好了自己的溫度,才能看好自己的健康。

詳細開講之前,先來看一組“粗暴”的數據

36.5℃~37℃:身體健康,免疫力最強。

36℃:身體會顫抖以產生熱能。

35℃ :癌細胞最容易增殖的溫度。

34℃:溺水者生命危在旦夕,不知道能否挽回的“關鍵”體溫。

33℃:冬季遭遇山難時,凍死前出現幻覺的體溫。

30℃:失去意識。

27℃:對不起,你已經……

人體的理想體溫是36.5℃~36.8℃,兒童的體溫會高一點,有36.8℃~37℃,所以新生兒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強的階段,被稱為“純陽之體”,等年紀慢慢長大,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大、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我們越來越面臨低體溫的威脅。

秘密1: 體溫是免疫之鏡

人一天中體溫最低的時候是淩晨3~5點,這個時間段也是死亡高峰期;同樣,哮喘、失眠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發生在這個時間段。從淩晨開始,人的體溫逐漸升高,到下午3~5點體溫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時,也是身心狀況最佳的時候。

日本醫學博士石原結實得出一個結論:體溫是“免疫之鏡”,是人的生命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免疫機能的狀態就是通過體溫直接表現出來的。有資料顯示,體溫下降1℃,人體抵抗疾病入侵的免疫力就會下降30%。體溫下降,各種疾病的患病率就會增加。36.5℃是一個分水嶺,低於這個溫度,身體不適將會伴隨你一生。如果體溫偏低,身體也會給你發冷信號,包括——黑眼圈、鼻頭發紅、臉色發紅、嘴唇發紫、手掌發紅、痔出血、生理不順、下肢靜脈瘤等。

秘密2: 就是中醫說的“陽氣”

中醫認為,陽氣是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若陽氣足則功能狀態就飽滿,若陽氣虛則功能狀態低下,因此中醫更多會從陽氣的角度來闡述體溫。人體盡一切辦法去維持人體體溫,外來的傷害若是特別強和持久,體溫才會有變化。即使在極地,人的體溫也要維持在30多攝氏度。即使受寒邪侵害重,體溫也不一定會低。一般來說,陽氣足的人,體溫較為正常。陽氣不足的人體溫會偏低一點,一般在35.5~36℃之間。陽氣是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也就是常說的天人相應,冬天就要講究潛藏陽氣,否則來年容易生病。

秘密3: 腹部是手感測試最佳處

很多人都意識不到自己的體溫,甚至很多人會說“我不怕冷我怕熱”,其實,只要摸摸自己的腹部,就知道自己是不是體溫低下。中醫認為,人的腹部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用手一摸,如果是冰涼的,就是說肚臍下面的血液迴圈很差。

其實最符合人體健康的情況是“頭寒足熱”,但是身體不夠健康的人幾乎都是“頭熱足寒”,如果人的下半身變冷(寒症),熱度、血氣或血液就會逐漸向上半身躥升,引起各種不適的症狀:躁鬱、心悸、盜汗、發疹、咳嗽等,這在中醫上被稱為“升症”,頭暈和燥熱為典型的“升症”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