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小腦扁桃體畸形的治療方法

小腦扁桃體是腦部組成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它卻容易出現發炎的情況,所以我們應該要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當我們的檢查出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的時候,我們建議患者應該要及時的進行手術治療,以免病情的加重。下面是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的治療方法,你們可以看一下。

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起病緩慢,女性多於男性;年齡13~68歲,平均38歲。Ⅰ型多見於兒童及成人,Ⅱ型多見於嬰兒,Ⅲ型多見於新生兒期,Ⅳ型常于嬰兒期發病。

畸形最常見的症狀為疼痛,一般為枕部、頸部和臂部疼痛,呈燒灼樣放射性疼痛,少數為局部性疼痛通常呈持續性疼痛,頸部活動時疼痛加重。

其他症狀有眩暈,耳鳴複視,走路不穩及肌無力。Ⅰ型臨床可無症狀,或有輕度後組腦神經及脊神經症狀。Ⅱ型臨床上常有下肢運動、感覺障礙和小腦症狀。Ⅲ型多見於嬰兒和新生兒,臨床上常有下肢運動、感覺障礙及腦積水腦幹和脊髓受壓症狀、小腦症狀。

常見的體征有下肢反射亢進,上肢肌肉萎縮。多數患者有感覺障礙,上肢常有痛溫覺減退,而下肢則為本體感覺減退。眼球震顫常見,出現率43%。軟齶無力伴嗆咳常見。視訊光碟水腫罕見,而有視訊光碟水腫者多伴有小腦或腦橋腫瘤。

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的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為了解除枕骨大孔和上頸椎對小腦、腦幹脊髓、第四腦室及該區其他神經結構的壓迫,在可能的範圍內分離枕大池正中孔和上頸髓的蛛網膜粘連,解除神經症狀,緩解腦積水。

凡患者出現梗阻性腦積水或顱壓增高、有明顯神經症狀如因腦幹受壓出現喉鳴、呼吸暫停、發紺發作、角弓反張Homer綜合征、吞咽反射消失以及小腦功能障礙等均應行手術治療。

手術方式包括枕下開顱上頸椎椎板切除減壓或腦脊液分流術。有人認為Ⅰ型可行枕下減壓術,而Ⅱ型僅作分流術即可。一般作顱後窩充分減壓術,即切除部分枕骨鱗部及第1或2頸椎椎板,切開硬膜並分離粘連,探查第四腦室正中孔對於有梗阻性腦積水手術未能解除者,可行腦脊液分流術。

通過文章對於小腦扁桃體下疝的具體介紹,大家應該對於這一病症有更多的瞭解了。若是出現小腦扁桃體下疝的時候,可能會導致小腦功能障礙,這時候你們應該要及時的接受治療了,希望文章的詳細介紹有助於大家對這一病症的更多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