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父母的壞習慣影響寶寶

父母是寶寶最早接觸的人,也是寶寶最早的老師了。因此父母的行為習慣,很可能就會對寶寶們以後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要想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多注意啊,以免將來對寶寶造成不好的一些影響。但是還是有些家長沒有注意,那麼接下來我就來告訴大家一些關於父母影響了寶寶的一些壞習慣吧。

1、父母很節儉,對寶寶卻大手大腳

【害處】有些父母平常省吃儉用的,但對孩子卻出手大方。一哭就買玩具,買的衣服也是比大人的要貴,以為這樣就是愛孩子,這些溺愛除了讓孩子學會奢侈、不懂回報和付出,不能讓孩子明白一些他該學會良好的理財意識和品德,如節約、有計劃的支出等。

【處理方法】真正的愛孩子不是給買昂貴的衣服。玩具,而是從小教會孩子理財,懂得感恩和回報、明白節儉的道理,才是正確引導孩子成長的方法。

2、沒有禮貌,出口成髒

【害處】父母平時在家裡或者出門在外有時候不小心“出口成髒”,或者做了些沒有禮貌道德的事情,孩子自然有樣學樣,在長期的見證模仿中逐漸把這些行為舉止成自身行為的一部分,順其自然成為一個沒有禮貌的人。以後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上,還是在學業、事業上,沒有禮貌都將成為孩子的絆腳石。

【處理方法】每天嚴肅的審視自身的行為,爭取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語言、身教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

3、讓寶寶一起看成人劇

【害處】有時候父母喜歡帶著孩子一起看電視連續劇,以為這樣既能照顧孩子還能自己娛樂,兩不耽誤。但是很多電視節目。電視連續劇並不適合孩子觀看,容易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應該看些育兒節目或者兒童節目,而且注意長期看電視會對孩子的視力發育非常有害。

【處理方法】讓孩子看的電視節目是動畫片或者兒童節目,一定是要適合孩子的發展階段的、內容健康的,而且嚴格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最好用玩智力遊戲等來取代看電視。

4、喜歡在孩子面前和別人比較

【害處】總喜歡拿別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較,首先可能會讓自己出現心理落差產生攀比心理,從而在教養上對孩子過於嚴苛讓孩子心裡不平衡產生自卑,沒有自信。

【處理方法】不要總是用別的寶寶的標準衡量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順著自然的方式自由發展,只要他沒有出現滯後、遲緩的情形,就不必過於擔心。

5、過於愛護孩子,不願讓孩子受挫折

【害處】有些父母很心疼孩子,什麼也不讓做,養成了孩子在家裡是“小皇帝”的壞毛病。這樣實際上就是剝奪了孩子動手的機會,讓他沒有學習的機會,得不到鍛煉,將來孩子長大就很難學會照顧自己的技能,同時養成依賴的思想,將來也很難適應集體生活和集體活動。

【處理方法】適當給孩子一些自主的機會和自由空間,在他的能力範圍內,給他分配一些事情,讓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孩子動手是學習最有效的途徑,過於愛護孩子實際上是害了孩子,讓孩子接觸一些農家事務,不要養成嬌生慣養的毛病。

6、讓寶寶過早的玩電腦遊戲

【害處】有的家長既想玩電腦又得照顧寶寶,於是“兩全其美”地帶著寶寶一起玩遊戲,但是電腦的輻射對孩子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很不利,強烈的視覺和聽覺刺激都會傷害寶寶,也容易造成頸椎等骨骼發育問題。而且過早的讓寶寶接觸電腦,很容易讓寶寶以後養成玩電腦遊戲的壞習慣,影響學習。

【處理方法】寶寶接觸電腦太早並不是一件好事,不僅能力達不到,也沒有好處,雖然很多家長想讓寶寶儘早接觸電腦,但也一定要適齡適量才好,而且要嚴格規定玩電腦的時間,以免耽誤學習。

以上我就列舉了很多家長都會犯的一些錯誤習慣,以及一些改善處理的方法。要想把孩子交的獨立、有教養,就要掌握一些科學的方法,要向西方的教育學習,做到中西方合併,要取其精華。寶寶們是未來的希望,家長們要好好呵護祖國的這些花朵們。但是要記住不要過分的寵溺自己的孩子,這樣也是不利於寶寶的身心發展的,寶寶就會永遠“長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