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控制高血壓刻不容緩

長期高血壓會引發多種疾病,合理的降壓能減少腦淤血、心衰、的疾病的風險,早降壓益處多,晚降壓患病幾率大。堅持治療,定期複診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併發症的可能,是生活品質提高。如果已經被確診為該病,並且一時間不清楚病因,可以按醫囑從小劑量開始服藥,每天不間斷測量,通常按醫囑服藥後一個月以內就會見效,老人、耐受性不好的患者時間上會有所延長。血管擴張藥物加利尿劑是治療這種症狀的黃金搭檔,可應用於發病的初始和維持階段。

作為最普遍的常見病,許多人對高血壓並不以為然,既沒症狀,也沒不適,高血壓可直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繼而引發腎病、冠心病、腦卒中、視網膜出血、主動脈夾層以及左心室肥厚,危及多個靶器官。令人擔憂的是,而今許多中青年因精神過於緊張、過於勞累,導致血壓一到工作日就飆升,臨床上稱此為精神應激性高血壓。一個人長期高度緊張,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狀態,就會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使血管收縮、血壓飆升。由此看來,對自己血壓的良好監測,方可實現預防疾病,盡最大可能降低心、腦、腎乃至血管的損害程度。

在我國南方人群中,每天平均鈉鹽攝入量是10克,北方人群則是15克,這均大大超出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每天6克。假如每天鈉鹽攝入量降到9克,高血壓人群也會大幅減少,每天的鈉鹽攝入如能嚴格控制,血壓也就會控制住。

統計表明,我國至少約有兩億以上人高血壓人群,相對於每六個人中就會有一名高血壓患者,有近四成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該病,該病危害不容小覷,科學控制好血壓,受益終身。該症狀固然與遺傳有關,但飲食等生活規律有尤為重要,例如每日食用鹽的攝入量如不加以控制,單純靠藥物症狀則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