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乍暖還嚴寒 春捂如何“捂”?

“春捂”中國人是幾千年來很傳統的養生之道。馬上就要面臨冬去春來的時候了,此時寒氣始退,陽氣逐漸地升發,春捂才我們養生的硬道理。但是由於此時人們的機體調節功能還遠遠的跟不上天氣的變化,如果稍不注意的話,傷風感冒的毛病此時就會乘虛而入。“春捂”的總的原則是過猶不及,不“捂”的確是不行,“捂”過頭來也不成,只有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那才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只有正確的掌握春季養生的規律,才能為新的一年的健康打好不錯的基礎。

乍暖還寒宜“捂”兩頭

天氣剛剛轉暖,有些人便早早地脫掉冬裝,換上輕便漂亮的春裝。一些愛美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絲襪,露出美麗的雙腿。專家認為,民間的傳統習慣“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天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春捂”不能忽視。

春天適當捂一捂,可以減少疾病。冬去春來,人體皮膚逐漸蘇醒,汗毛孔閉鎖程度相應降低,因而春風較大的時候,儘管不是很冷,卻能長驅直入肌體內部,人就可能感冒或併發其它疾病。再加上春天的天氣不穩定,過早脫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也很容易著涼感冒。

對於“春捂”,醫生的建議是注意“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由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濕氣較大,早晚低溫,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

寒多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迴圈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女性如果過早換裙裝,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養。

保暖適當莫“捂”過頭

生怕孩子著涼生病,年輕爸媽們更是用小棉被把嬰幼兒“捂”得嚴嚴實實。醫生提醒父母,“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過了頭,同樣對健康不利。

“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脫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春季氣溫日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而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溫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可適當減衣服。一般來說,春季可以讓居室溫度適當高一點,被子也要適當厚一點。

春季空氣濕度較大,如果“捂”過了頭,還容易誘發中暑。因此在增減衣物時,最好先聽聽天氣預報。天氣轉熱後,有些人還穿著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風一吹反而容易著涼。

由於孩子是天性的喜歡好動所以才更加的容易出汗,因此不要“捂”得太緊了,出汗後立馬減衣服那是很容易受涼感冒的,很有必要讓孩子增加一些適當地戶外活動,以增強他們自身的戶外適應能力。而嬰幼兒則需要逐漸換慢點去適應外界寒暖的變化,如果他們南北暖被厚衣“捂”得太嚴實了些,寶寶的機體處於調節體溫的需要就要出汗了,這就會導致體液過多消耗,反而就更不能適應寒冷刺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