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過年到痛風患者須忌口!

春節大吃大喝是習俗,每個人春節都會吃的非常好。所以現在也有一個段子就是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就會胖好幾斤。其實這樣是不安全和科學的。尤其是對有一些病症的患者來說,比如痛風患者。我家隔壁的一個婆婆就有痛風這個病,但是她還是很注意飲食的所以不會出現很危險的情況。但是另一個鄰居公公就不行了,他就特別喜歡吃一些高蛋白的東西,還覺得是在補充營養。這樣真是大錯特錯啊,下面就為大家解釋下通風該如何飲食。

痛風是一種由於嘌呤代謝障礙,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復發作性炎性疾病。

嘌呤是組成DNA和RNA的主要成分,即廣泛存在生物體內。嘌呤在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當攝入的嘌呤過多後,人體新陳代謝用不了這麼多,就會造成嘌呤代謝紊亂。因此,聚餐時一定要儘量遠離高嘌呤食品,尤其是動物內臟、蠔、蛤、蟹、濃肉湯等含嘌呤高的食物;可以少量食用一些豆製品,如幹豆做成的豆腐、豆干等,因為這些豆製品在製作過程中去掉“黃漿水”之後,嘌呤就大大減少了,所以其中的嘌呤含量和一些蔬菜、水果相當,明顯低於肉類。

含中等量嘌呤食物如蝦、肉類、幹豆類、菠菜、蘑菇、蘆筍等適量食用;低嘌呤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植物油、蔬菜應首選,但嘌呤攝入量也應控制在150克,日之內。

火鍋往往是很多人聚餐的首選,但是火鍋湯中的嘌呤含量很高,而且時間煮得越久嘌呤越高,所以食用時避免喝火鍋湯底,食物可過水後食用,不僅少嘌呤,還少油、少鹽,一舉多得。同理,肉湯、雞湯、魚湯、高湯和老湯等都是高嘌呤的食物,痛風患者應要秉持“吃肉棄湯”的習慣。喜歡肉食的患者,可在烹調時,先用水將肉焯一下後撈出,肉中的嘌呤就可部分排出了,也就降低了肉中的嘌呤含量。

而聚餐時飲品的選擇也很重要。酒精會促進內源性尿酸的生成,誘發痛風發作,尤其是啤酒;而含糖飲料與高尿酸血症難以撇清關係。因此,痛風患者聚餐時儘量“以茶代酒”為好。經常要應酬的男士在餐桌上不妨喝蘇打水,蘇打水是碳酸氫鈉的水溶液,有弱鹼性,可促進其排出,減少尿酸結石的形成。

痛風的人就應該吃的清淡少鹽一些,或許你會覺得自己得了病應該補充多點蛋白質。這樣才會更好的健康起來。就像我的那個老公公鄰居一樣。看了這篇文章,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了吧。千萬不要盲目的補充自己營養,還是就是在過年時候大吃大喝不考慮自己的身體。痛風不可小視,大家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