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平民美食豆腐營養多

豆腐可以說是習以為常的食物了,我們說不定每天都在吃各式各樣的豆製品,總的來說,豆腐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結和成型等幾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中國古代醫學書籍記載:豆腐,味甘性涼,具有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的成效。有句俗語說是青菜豆腐保平安,這正是我們對豆腐這道名菜營養保健價值的必定和支撐。

一、適量吃豆腐有益健康

食用任何食物都要適量,不能過度。豆腐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因此適量吃豆腐是有益於健康的,吃豆腐的同時還要注意與其相匹配和相克的食物。

豆腐相宜的食物

白蘿蔔、香菇、海帶、魚。因豆腐屬於植物蛋白,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而蘿蔔特別是白蘿蔔的消化功能比較強,因此兩者同時食用最佳,有健脾養胃,消食除脹的功效。香菇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有益,是一種較好的減肥美容食品,且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效;豆腐富含植物蛋白,營養豐富,兩者同食有利健康。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而豆腐能促進碘的排泄,與海帶同食可平衡人體內碘元素的含量。豆腐中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中的氨基酸含量非常豐富,豆腐含鈣較多,而魚中含維生素D,兩者合吃可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

相克的食物

菠菜、竹筍、蜂蜜、茭白等。豆腐裡含有氨化鎂,硫酸鈣,而菠菜中含有草酸,兩中物質遇到一起可生草酸鎂和草酸鈣。不能被人體吸收,容易患結石症。豆腐與竹筍一起吃,會破壞二者的營養價值,還可能產生結石。蜂蜜性甘涼滑利,與豆腐同食容易導致腹瀉。茭白與豆腐同食,也容易形成結石。

吃豆腐對人體有益,但大家一定要注意適量食用,腎病患者更要小心食用為妙。

二、過多吃豆腐的危害

1.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2.中醫認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食。過多吃豆腐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比較明顯的有過多吃豆腐引起消化不良、會促使動脈硬化形成、還會導致碘缺乏,促使痛風發作等。

3.美國醫學專家指出,豆製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製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

4.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

豆腐不論是從自身的營養成分還是從外在的體現價值來說都是稀少難得的一種具有保健攝生功用的甘旨佳品,怪不得古代的詩人大加贊許,更有豆腐西施的美譽,如今豆腐宗族是越發的巨大,有關的豆製品品種是非常豐富的,我們在挑選上面的地步是很大的。但是就如文中所說,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過多的攝入豆製品,尤其是痛風病人,只要合理適當地吃些豆腐製品才是最優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