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後切勿盲目輸液
在寒冷的冬季,風寒感冒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狀況。而我們都知道,感冒了吃藥,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效果也不一定明顯。打針又要區別對待,如果沒有發熱、身體酸痛等情況,打針也沒有效果。只有輸液,似乎是很多人感冒後的最佳選擇,多數人認為感冒後輸液的治療效果是最快,也是最健康的。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感冒後該不該輸液?
首先,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加大了血液迴圈的流量,增加了心臟的負擔,也增高了血壓。其次,對於並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一下子輸入大量葡萄糖,有 導致“高滲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險。再次,感冒通常是在急診留察室或臨時病房內輸液的。此類場所為便於觀察病情,多數時候是許多病人共用的“大通間”。但現
在輸液患者一待就好幾個小時,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夾雜感染或繼發細菌感染的幾率,使病情加重。最後,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將之溶入1000多毫升的液體中靜 脈滴入,8~10小時滴完,藥物的濃度並不均衡,抗菌效果也未必強於口服、肌注或分次靜脈推注。
其實,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也人就是就是自己會好,理論上可不用治療。吃藥主要是緩解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狀。如果夾雜細菌感染,引起高熱不退,出現膿痰、血中白細胞及中性白細胞百分比增高,再酌情輸液不遲。
終上所述我們發現,其實並非所有的感冒都要依靠輸液來解決,還需要正確區分自己的感冒類型,普通的小感冒,是不需要立即輸液的。如果盲目選擇輸液,不遵循醫生建議,反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