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皮膚擦傷 暴露處理更利於癒合

在我們平時工作或是生活過程中,難免有不小心擦傷皮膚的情況。尤其是小孩子,走路的時候總是跌跌撞撞的,一旦擦傷皮膚,很多人都會立即進行消毒,然後貼上創可貼或是紗布等。這樣的做法是否可取呢?專家提醒大家,消毒是必須要做的,但是擦傷的部位,卻應該避免貼創可貼,讓它暴露在外,反而利於癒合。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皮膚擦傷不用創可貼是因為,擦傷皮膚的創面比普通傷口大,再加上普通創可貼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不好,不利於創面分泌物及膿液的引流,反而有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容易引起傷口發炎,甚至導致潰瘍。

創可貼只適用於傷口表淺、整齊乾淨、出血不多的切割傷。還需注意的是,創可貼應一天一換;平時要保持乾燥,如果浸濕應立即更換,否則容易滋生細菌;不能纏得太緊,以免傷口不透氣而發生厭氧菌感染,或導致受傷部位血液迴圈受阻;創傷處無需接觸外物時,最好把創可貼揭掉,讓傷口自然通風,能恢復得更快。一旦發現創面感染,應立即去醫院處理。

另外,擦傷同樣不適用酒精擦拭。75%的酒精可用於完整皮膚的消毒,比如肌肉注射前的消毒。由於酒精的刺激性強,不可用於皮膚的擦傷及黏膜和大創面的消毒。對於較深的傷口來說,用酒精也不合適,因為難以到達傷口深處,存在破傷風感染的風險。如周圍皮膚太髒並混有泥土等,應先用清水洗淨,再用雙氧

水沖洗。雙氧水主要成分是過氧化氫溶液。用於皮膚消毒的雙氧水濃度較低,可用來擦拭皮膚創傷面,起到清潔傷口和殺菌的作用。消毒傷面周圍的皮膚要由內往外,即由傷口邊緣開始,逐漸向周圍擴大消毒區,這樣越靠近傷口處越清潔。雙氧水沖洗後用醫用碘伏擦拭,醫用碘伏通常濃度較低,呈淺棕色,是一種常用的皮膚

消毒劑,可用於一般外傷的消毒。由於碘伏的刺激性小,可直接用於皮膚、口腔黏膜處的消毒。

外用藥物應避免接觸眼睛和其它黏膜。塗擦部位如有灼燒、瘙癢、紅腫等應停止用藥,先洗淨,必要時向醫師諮詢。傷口或創面如有滲血或滲出液,難以敷藥時,應先將其洗淨擦乾,然後敷藥(對外用藥過敏者要禁用)。

很多人在身體有小傷口或是擦傷的情況下,都會習慣於貼上創可貼。其實,這樣的行為不但沒有幫助,還會加長傷口恢復的時間,所以大家應該避開。如果擦傷的面積很大情況下,就需要到醫院進行處理了,切不可隨意貼張創可貼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