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抗癌不是吃什麼 而是不吃什麼

近年來,“十大健康抗癌食品”、“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推薦的八大類超級抗癌食品”、“日本公佈抗癌蔬菜排行榜”等諸如此類的資訊經常在網上流傳。

“吃什麼”不一定可信

這些所謂的“抗癌食品”大多來源於某些研究機構,並且很“科學”地指出了每種抗癌食物的有效成分,讓人感覺可信度很高,這些聲稱能夠“抗癌”的食物到底是真是假?

其實,那些內容大多是對原資料的斷章取義,或者說是有意無意地誤讀原文來迎合大眾心理。癌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能夠保護人們不得癌症。任何蔬菜水果,都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不管是藍紫色、綠色還是黃色,都對健康有好處。

再好的東西,也不能長期“絕對”地吃

光強調吃什麼防癌,反而可能作繭自縛。特定食療對某些人有效,但針對另外一個人,也許適得其反。比如蛋白粉、雪蛤、胎盤粉等雌激素替代品可抗衰老,但卻容易導致乳腺癌,有乳腺癌高發因素的人應少吃。再比如,豆類對腸道有好處,卻可加重腎臟負擔,腎病患者不宜多吃。

單靠吃什麼、吃多少,是不能完全徹底隔離癌症的。想吃出健康,要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根據人不同的體質、性別、年齡等因素去辨證下方,講究在一個時間段裡營養的多樣化和均衡。食物經常變換,有益抗癌。

“不吃什麼”更實在

要想遠離癌症,鹹菜、鹹肉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鹽,應少吃;發黴的米、面、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黃麴黴素,一旦發現,應棄之不吃;炒菜時油不要放得太多,不要吃煎炸食物;熏烤的魚、肉、香腸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煙焦油,應少吃。限制攝取酒精性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