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

穀雨時節大事件 祭祀倉頡的由來

“北祭黃帝陵,南祭大禹陵”,是華夏後代祭祀祖先的兩大典禮,也是穀雨時節的兩大習俗,其實除了這兩大祭典是在穀雨,倉頡的祭典也是在穀雨,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穀雨倉頡祭典的相關知識。

大約在4000年前,軒轅皇帝由部落首領被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他命倉頡為左史官。倉頡做了史官以後,用不同類型的貝殼和繩結的大小、橫豎為標記記載事務。可是,隨著倉頡主管事務日益繁多,老辦法已遠遠不能適應需求,倉頡很犯愁。

一天,倉頡隨一個老獵人外出打獵,走到一個叉口,老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向他講述野獸的去向。

“一個足印可以代表一種野獸”倉頡想,“我能不能用一個符合代表一種事務呢?”回家後,倉頡便打點行李出外察訪。一路上,他跋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務都按其特徵表示出來,花了一年的功夫,最後滿載而歸。

據說,倉頡回家以後,關上大門,三年沒出,他把一路收集的圖形,在院內用樹枝都畫了出來。為此,他把楊武溝周圍的幹樹枝全用光了。

倉頡造字的成功,大大推進了社會的發展,為人類進步帶來了光明。這事感動了玉皇大帝,當時正遭災荒,許多人家無法糊口,他便命天兵天將打開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穀子雨,人們終於得救了……

倉頡死後,人們把他安葬在白水縣史官鎮北,與橋山黃帝陵遙遙相對,墓門上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穀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穀雨節。

自此之後,每年穀雨節,倉頡廟都要舉行傳統廟會,會期長達七至十天。年復一年,成千上萬的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此地,舉行隆重熱烈的迎倉聖進廟和盛大莊嚴的祭奠儀式,緬懷和祭祀文字始祖倉頡。人們扭秧歌,跑竹馬,耍社火,表演武術,敲鑼打鼓,演大戲,載歌載舞,表達對倉聖的崇敬和懷念。戲班子、商號也來赴會湊興,熱鬧非凡。倉頡廟會已經成為當地一個隆重節日。甚至當地人入學拜師、敬惜字、愛喝紅豆稀飯、喜住窯洞、乞雨、乞子,祈福禳災等習俗也都是與倉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