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老年人必知:麻將持久戰長坐百病生

打麻將是我國流傳甚廣的一種娛樂活動,很多人喜歡以玩麻將來消遣玩樂,尤其是退休後的老人,很多都愛約上三五知己打打麻將。打麻將需要手動(摸牌)、眼動(看牌)、腦動(計算),算得上是一種健腦操,可延緩腦功能的老化和衰退,適當打麻將可以預防和延緩老年癡呆症。但醫學專家提醒,如果癡迷其中,長期久坐打麻將,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帶來諸多危害。

危害1

易得痔瘡與便秘

解放軍第458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施章時主任介紹,老年人胃腸功能本來就不好,腸道蠕動速度減慢,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延長,腸道黏膜會過多吸收糞便內的水分,使大便變得幹結,排出難度增加。再加上長時間坐著不動,等於長時間壓迫著肛門,腸道蠕動更慢,久而久之可引起腹脹和便秘等消化系統病症。

痔瘡是“久坐族”的常見病,由於肛門的位置離心臟比較遠,血運本來就不好,加上久坐更容易導致直腸附近的靜脈叢長期充血,引發或加重痔瘡。

近日,67歲的康伯被朋友抬著送到解放軍第458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接受治療。康伯表情十分痛苦,原來是痔瘡又犯了,但這次比起以往都要嚴重,因為痔瘡腫物脫出不能自行收回,他都無法自己走路了。退休後的康伯喜歡跟朋友打麻將,有時一打就是大半天。

施章時主任表示,如老年人等到病情嚴重再來治療痔瘡,風險會比年輕人高得多。所以老年人應避免久坐打麻將,減少長痔瘡的風險。對於有痔瘡的老人更要注意,應及早治療。若發現有痔瘡反復脫垂、不能自行收回時,則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危害2

頸椎腰椎易錯位

解放軍第458醫院康復科主任駱明軍表示,老年人低頭打麻將的時間過長,頸椎關節移位的幾率大大提高。在輕度錯位的情況下,頸椎一般還能正常活動,但錯位嚴重時,頭會偏著,難以正常活動。頸椎錯位後,最典型的不適是頭暈,看東西時感覺物體都在旋轉。同時會噁心、想吐,少數嚴重錯位者走在路上猛一回頭時,可能會突然眩暈而倒地。這是因為,脫位的頸椎關節可能正好刺激了周邊的迷走神經。

駱明軍介紹,久坐除了傷頸椎外,對腰椎的危害更大。首先,久坐會導致腰椎間盤的內壓增大,出現椎間盤突出的風險增高。其次,久坐會導致腰肌勞損,也就是腰椎的保護系統受損。如果長時間坐著,缺乏腰背部肌肉的鍛煉,再加上坐姿不當,或歪著,或扭著,長此以往會導致腰肌勞損、脊柱側彎,肌肉、韌帶及關節囊的彈性都會變差,從而使腰椎關節的穩定性受到極大挑戰。當腰椎得不到肌肉、韌帶的保護時,椎間盤更容易突出,關節也更容易錯位。

危害3

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有資料顯示,久坐少動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要比經常運動的人高4倍。解放軍第458醫院心血管重症醫學科鄧鶴秋主任表示,長時間打麻將、久坐不動的老人,雖然每天正常攝入食物,但會聚積於胃腸,使胃腸負荷加重,除了可致胃及十二指腸黏膜受損、潰瘍等慢性頑症外,食物中的脂類、澱粉等物也由於久坐少動而過多地轉變為脂肪,導致肥胖。久而久之,身體內各大、小動脈管內壁就將淤積大量脂類,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鄧鶴秋還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打麻將的時候要心態平和,大喜大悲或過於焦慮都是不可取。因為激動的情緒變化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都是誘發心梗和腦出血、腦梗等的危險因素。

危害4

前列腺增生或尿失禁

解放軍第458醫院泌尿外科陳焱主任表示,若男性長年久坐,不能及時小便,腹部壓力高,腹部的臟器血液迴圈不暢,容易引起前列腺增生。增生的前列腺會擠壓尿道,尿道受擠壓變形後會發生梗阻,導致排尿困難。約一半的中老年男性在50歲後會出現前列腺增生,腺體隨年齡增大而增大,如果不及早治療,對排尿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老年女性若長期久坐、過度憋尿也會導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或讓尿失禁症狀的病情會進一步加重。婦產科萬蘭主任解釋,女性的生理特點是只靠單一括約肌來憋住小便,如果長期反復憋尿,容易造成膀胱長期充盈過度,對膀胱逼尿肌造成長期損傷,使得尿道括約肌疲勞無力,從而導致尿失禁的發生。

特別提醒

老年人退休後閒置時間多了,無論是什麼娛樂方式,都應做到適可而止。特別是愛打麻將的朋友,每次打麻將的時間不宜超過兩小時,最好每打一個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彎彎腰、踢踢腿、伸伸臂、轉轉脖子;利用休息時間上趟廁所排尿,順便活動一下筋骨,可有意識地進行提肛運動,能夠有效防止痔瘡的發作;一定要把輸贏看淡一些,保持愉悅和心平氣和。文/ 陳輝 通訊員 吳燕玲 何曉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