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我曾經大吃特吃,現在我不這樣了

在我最早期的記憶裡,食物總是擺在那裡。我看見我的奶奶給我帶來肉丸子,我把一整盤食物吃完,然後會得到50美分,然後到哈根達斯去吃香草味霜淇淋。就算人們都不在了,食物還是在那裡。就算我們都離開了,食物還是在那個地方。

食物就在那裡,最終使愛遠離。

我曾經是一個以吃為命的人。我我等不及放學回家,弄一碗布朗尼,然後吃掉。當我開始發胖的時候,我吃東西開始變的遮遮掩掩。我躡手躡腳的走進廚房,悄悄打開櫃子,然後拿一把餅乾,到樓上我的房間裡去吃。

當我到了寄宿學校後,事情變得更糟了。

在這種緊張的學習壞境下,我的緊張程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有我不擅長的東西,我不在是學校裡的明星。所以,我用吃來緩解壓力。

有時候,我感覺吃不夠,經常在宿舍的自動售貨機上買食物,糖果和餅乾,拆開包裝,然後吃掉。

在我的整個高中以及大學時期,我都在大吃特吃,然後我進入了青年期。

最初,食物對我來說是一種安慰,提供救濟。可最後,吃得太多,我會感到身體不適,然後在情緒上痛斥自己。我開始實施節食和鍛煉計畫,成功一段時間後,事情總會又往另一邊倒,我繼續暴飲暴食,把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大學畢業後,我剛好超重50磅,有一天我正溜達到劍橋的一個書店的時候,在那裡發現了吉甯·羅斯的書,《當食物是一種愛》我瞭解到我的情況是飲食失調症。這喚醒了我深入研究的欲望,而且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我和食物之間的關係。

讀了這本書,我突然意識到我把食物當作了是愛的替代品。“食物是我們的摯愛;進食是我們被愛的方式。當我們的父母不在的時候,食物依然在那裡,它們不會說不。食物不會打擊我們,不會喝醉,總是在那個地方。它們唱起來很美味,成為了我們所知道的事情中最接近愛的。”

羅斯的哲學是,當我們否定我們想要的東西時,只會帶來反效果,我們要做的是接受。

所以我停止了節食,開始按照她的計畫行事。

吃任何我想吃的是我的夢想。我花了幾個小時炮製食譜。只在餓的時候吃東西,和感覺飽了的時候停下來是很困難的。那要求我感知我的身體,這讓我不得不存在於自身當中。

我花了那麼多年的時間,為什麼現在我要存在於自身之內呢?因為那是我的敵人——肥胖和醜陋。我感到羞愧,但我知道這是我治療的一部分。我寧願在我是身體,而不是情緒上逃避。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已經意識到,這是唯一可以使我被治癒的途徑,這已經是個現實了。

“聽從身體的召喚”這種感覺很好,可問題在於我不能維持那種感覺。有時候,我會被壓力,恐懼,憤怒,沮喪,煩惱和焦慮糾纏,然後又會開始大吃特吃。那時候我開始意識到我必須有更深刻的改變。我不得不開始觸發我內心的渴望去做出內在的改變。

我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從食物中釋放出來,並開始愛自己。

這裡是我學到的東西:

1. 食物不是問題,而是一種症狀。問題在於,我覺得自己的內心有一個巨大的需要填補的洞,而我並不知道如何從自我出發來填補這個空缺。

2.控制。當我吃東西的時候,我感到失控,像生活失去了控制,這讓我感到害怕,我對此沒有任何辦法。食物就像是一個沉重的錨。我節食的時候,在與食物糾纏,學著控制。無論以哪種方式,這是關於控制,和控制自我的需要的。我在試著不讓食物掌控我的生活,然後我可以得到自由。

3.活在當下。我曾用食物來幫助我逃避現實,麻木我的負面情緒。當我允許這些情緒浮現時,我開始感受到一切。令我驚訝的是,這並沒有擊毀我。相反的,這使我得到治癒。

食物是我選擇的主要的藥物。

我認為所有成癮的人都是類似的。畢竟,事實擺在那裡,我們吃喝或者使用藥物,因為我們感到不滿足,沒有價值感和不可愛。當我們看到浮於表面之下的問題時,我們就能夠真正理解到自己是誰,這樣一來,真正的治療就開始了。這可能並不容易,但是既然我都能做到,那麼所有人都可以做到了。你所需要的只是改變自我的意願。我保證,這是你值得獲得的東西。

沙克提·蘇翠莎是一個網站創始人,這個網站致力於通過指導,諮詢和研討會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緊湊和更加有滿足感。他以獨特的方法,結合現代心理學和心理支援,使人們積極的改變自己做出自我轉型。沙克提是一位臨床社會工作者和教育學碩士。到他的網站可以瞭解更多這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