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大黃米的美味吃法

黃米本是北方的一種糧食,是糜子或黍子去皮後的製成品,因其顏色發黃,因此統稱為黃米。優質的黃米摸起來有玻璃珠般圓滑,然而陳米或劣質米手感粗糙、顏色暗黃且有黑斑。形狀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後有點黏稠。大黃米有糯質和非糯質的區別,糯質的黃米大多數被用來釀酒;而非糯質的黃米,主要以食用為主。大黃米有滋陰養顏的功效,對失眠也有輔助治療的功效。帶你看看大黃米的美味做法吧。

蜜棗黃米粽子:

大黃米(黍子米),蜜棗,花生米,粽葉。大黃米浸泡10個小時,花生米浸泡1個小時,粽葉洗淨,放沸水中煮5分鐘,用清水浸涼。粽葉先折疊成圓錐形,底部放黃米。中間放蜜棗、花生米,上面覆蓋黃米,包成三角形粽子(也可以包成其他形狀的),用棉線紮緊。放鍋中加水大火燒沸,改小火煮1小時,再關火,燜一小時。

苦蕎黃米粥:

苦蕎米,大黃米,大米。苦蕎米、黃米洗淨,大米略泡,開水下鍋,放入黃米煮開,後放大米,最後放入苦蕎米,放入後會變綠色正常別慌。開鍋後,改小火,煮30分鐘即可關火。

大黃米之所以能夠受到人們的喜歡,無非是因為它的味道美味和營養價值很高。黃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膳食纖維含量也很豐富,是大米的4倍。大黃米還有益氣補中的功效,適宜於體弱多病,久泄胃弱。然而黃米除了可以用來做粽子之外,還可以用來煮粥、做糕、做米飯和釀酒等,而且糯性大黃米升高血糖的速度低於糯米,更加適合血糖偏高或需要控制體重的人吃。雖然大黃米富含營養、味道美味,但是小孩子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