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怎樣做到長胎不長肉
在懷孕期間的女性,體重都會有所增加,那是因為胎兒在腹中發育,兩個人的體重加起來自然會漲。但是,有的孕婦去產檢,卻被告知自身的體重也超重。整個孕期下來,有的孕婦甚至可能瘋漲幾十斤。這也成為孕婦最大的一個障礙,不吃吧,害怕胎兒吸收不到營養。使勁吃了,自己又會發胖。那麼,孕期怎樣才能做到長胎不長肉呢?
“胎”沒營養很少見
長輩常勸“多吃點,你不吃孩子還要吃!”,其實,這種“吃東西為孩子”觀念是錯誤的。從哺乳動物的規律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胎兒的營養是夠的(除非胎本身有功能問題),孕婦營養不足夠損害的是孕婦的健康。
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都有個規律,能量供給先胎兒後母體。如果母親營養不好,她身體原本儲存的蛋白質、脂肪、糖、鈣、鐵、維生素A等脂溶性維生素會優先供給胎兒,保證胎兒的營養,而損害自己身體健康。這是“母親偉大”的含義之一。
舊時代營養條件差,女人生得越多越容易駝背,胎兒卻是健康的,正是體內鈣被胎兒消耗造成的。除非一些身體無法保存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等。這些物質母親不足,胎兒也會不足。
所以,只要孕婦營養不是極度貧乏,對胎兒的影響都有限。卞華偉建議,准媽媽們首先該樹立一個觀點:別總擔心胎兒不夠營養,而應考慮自身健康問題。
過多脂肪於“胎”無益
現代營養學發達,生育當然不會以犧牲母親的健康為代價。因而,孕婦需要注意營養的攝取,這不僅為胎兒,更為自身將來健康。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孕婦的體重需要合理增長,而不是盲目進補。盲目進補造成脂肪過度堆積,反而造成生育困難,造成妊高症、妊娠糖尿病。
先來分析一下孕期體重長在哪裡。卞華偉介紹,孕婦在整個妊娠期增加的最佳體重是11~12公斤,這是最理想最健康的。造成孕婦體重增長的因素有羊水、胎盤、胎兒、增大的乳腺和子宮,為將來哺乳做的脂肪儲備等。
而孕婦體型大小已經決定了胎盤等大小,過多地進補,胎兒不一定長得快,而讓孕婦身體脂肪堆積造成“長肉不長胎”,長上身的脂肪也難甩掉,還增加了孕婦患妊娠糖尿病、妊高症的風險。有時還可造成“巨大嬰”——胎兒體重過大造成分娩困難,也增加孩子將來肥胖風險。所以,多吃狂進補坐著不動養胎造成孕婦體重瘋狂增長,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孕期各大營養素的攝入標準
那麼,孕婦如何才能做到“長胎不長肉”,又能兼顧孕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呢?
卞華偉介紹,按懷孕各個階段不同,孕婦的營養需求和體重增加幅度都不同。一般而言,孕早期(0~3個月)因孕婦有害喜反應,對體重沒有要求;孕中期(4~6個月)一周增加1斤左右;孕後期(7~9個月)一周增加0.5~1斤。各個時期的營養要點不同:
孕早期(0~3個月)
由於早孕反應帶來的噁心、嘔吐、食欲不佳,因此,此階段對營養的要求不是十分的嚴格,以能進食為首要原則。
建議:
1.以自己喜好為前提,讓美味和舒適成為決定因素,在健康飲食範圍內選擇吸引你的食物,數量不要求很多,鼓勵食物多樣化。
2.避免油膩、辛辣,以及會激發噁心的氣味如烹調氣味等。
3.飲食清淡易消化,如選擇淡味的麵食、餅乾、米飯、蔬果等。
4.口味可多用酸味或涼拌菜,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改善食欲。
5.少量多餐防止空胃。在兩餐之間喝飲料,用餐不喝。不喝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品。
孕中期(4~6個月)
食物品種及數量都應增加,千萬不要因孕早期體重沒增加而不加節制地進食。
建議:
1.每日穀類400~500克(穀類適當選擇雜糧如小米、玉米、麥片)。豆製品50克,肉禽蛋魚100~150克,蔬菜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牛奶250ml。
2.每日比以前增加300千卡的熱量。換成真正的食物:50克米+30克瘦肉+200ml牛奶,或者40克米+雞蛋1只+19克奶粉,或者40克米+魚80克+135克蘋果。
3.孕期對鈣的需求大量增加,經常食用蝦皮、海帶、紫菜等含鈣、碘豐富的食物。
孕晚期(7~9個月)
穀物攝取量不變,蛋白質攝取增加。
建議:
1.穀類400~500克,肉禽蛋魚增至150~200克,牛奶500ml。
2.由於胎兒較前增大,宜少食多餐減輕胃部飽脹感,有水腫高血壓的孕婦要控制食鹽攝入量。
現在有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都被家裡的長輩和老公寵著,成天補充營養,但是卻不注重運動。這也成為孕婦長肥的一個根源所在,所以,孕期不僅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均衡,更應該保持適當運動,才能控制好體重。如果自身太肥胖,不管是對於產後減肥還是生產來說,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