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午睡的誤區

只要每天午睡,精神就會很好。午睡是否有效果,不是靠自己的感覺,而是看你如何午睡,在什麼情況下午睡,睡了多久。午睡不僅僅要講究科學,還要講究衛生。睡覺之前不能吃一些過於油膩的食物,也不能暴飲暴食,那樣同樣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血液供應不足,無法進入午睡狀態。生活中,有很多人對午睡存在一定誤區。

午睡時間越長越好。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最長不要超過1小時,時間太短達不到休息的要求;如果時間太長,醒來會有輕微的頭痛、全身無力,而且這時候也不容易醒,還不如延長到1~1.5小時,進行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呢。

隨遇而安亂午睡。午睡不能隨便在走廊下、樹蔭下、草地上、水泥地面上就地躺下就睡,也不要在穿堂風或風口處午睡。因為人在睡眠中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減退,重者受涼感冒,輕者醒後身體不適。

坐著或趴著打盹。不少人由於條件限制,坐著或趴在桌沿上睡午覺,長期形成坐著或趴著午休的習慣,這樣極不利於身體健康。

就算是在辦公桌趴著睡也比不睡的好。伏案午睡會傷害眼睛,睡覺起來後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就是因為伏案時眼球被壓迫,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伏案午睡壓迫胸部,會影響呼吸,加重心臟負擔;由於頭部壓迫雙臂,影響血液迴圈和神經傳導,手臂會麻木、刺痛。此外,趴著坐時間長了,還會導致頭部缺氧,出現生理性的暫時性“腦貧血”,產生頭暈、耳鳴、腿軟、乏力等症狀。

午睡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只要是身體好的人,夜晚睡覺就能夠滿足他們的機理需求。通常來說,如果一個人不午睡,下午照樣有精神的話,那麼將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對於一些經常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群,像是白領,還有學生以及老人等,午睡都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