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8種對健康有益的寬恕方式

在這個充滿訴訟的時代,寬恕這個概念,有時候看起來更像是聖經時代的東西。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們應該把這個概念廣泛的運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因為這會帶來很多健康方面的好處。

寬恕是有意識的決定放下對另一個曾經以某種方式傷害你的個體的怨恨或是停止報復的行為(不管他們是否真的值得原諒),這一觀點來自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中心。(這並不意味著要忘記或縱容針對於你的不法行為。)幸運的是,寬恕之心是可培養的——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鍛煉,包括感同身受,尋找一線希望並準確的表達你的感情。

這裡是所有通過學著寬容可以給你帶來的所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好處:

無條件的寬容可能意味著更長的壽命。

那些選擇性寬容的人——換句話說,那些只能在別人說了對不起或是承諾以後不會再犯後才原諒別人的人——可能比那些無條件寬恕別人的人死得早,根據2011年的《行為醫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

路德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說,道歉這一行為可能推進原諒的過程,但是如果“對不起”成為了寬恕的必要條件,“那麼可能少有人會原諒別人。”

“因為這是一個事實,那些有冒犯行為的人不可能總是滿足這個條件,而不管出於何種適當的原因,那些被冒犯的人也沒有迫使他們道歉的能力。”他們在研究報導中寫道。

讓你脫離那種憤怒模式

長期生氣的情況下,你處於一種戰鬥模式——根據約翰霍布金斯醫學的研究,這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血壓和心率。但是當你真正原諒一個人時,這可以減少你的壓力,幫助你平息憤怒。“受傷和失望會帶來巨大的身體負擔,”約翰霍布金斯醫院的情緒障礙成人諮詢診所主任醫學博士卡倫斯沃茲在一份聲明中說。

根據2011年《心理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不原諒別人,則會帶來更多的憤怒,興奮,悲傷和不被控制的感覺。WebMD的一篇關於希望學院的報導顯示,當人們心中持有怨恨,他們的生理活動會很顯著,面部肌肉緊張,心率,血壓都會加快,出汗也會變多——而在他們放下以後,就不會如此了。

讓你的健康狀況大大提升(包括你的睡眠品質!)

《行為醫學》雜誌200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寬恕可以與一系列的醫學措施相關聯,包括藥物、睡眠品質和疲勞。

研究人員發現,寬恕的健康益處很大程度上似乎是來源於對負面影響的減少的能力(包括緊張、憤怒、抑鬱和疲勞)。“受害者在寬恕的同時放棄了報復的想法,這會減少敵意,生氣和難過的經歷。”田納西大學的研究人員寫道。“目前的研究表明,這以途徑能充分調和寬恕和健康的關係。因此,缺乏寬容之心的人可能會因為情緒方面的消極水準較高而造成不良的健康後果。”

“如果在寬恕和憤怒、焦慮和抑鬱等情緒間有合理的因果作用,那麼就能解釋這一行為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的。”他們補充道。

賠禮道歉讓你原諒你自己

如果犯錯誤的人是你,那麼向別人賠禮道歉,可以讓你原諒自己,貝勒大學研究人員發現。

《積極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發現,人們在不當行為後道歉時更容易覺得能夠原諒自己。研究還表明,在假設的情況下,向朋友作出補償後可以使雙方和解的可能性增加。

“那些需要原諒自己的人所面臨的困境是,他們覺得自己應該感覺不好。我們的研究發現,道歉可以使我們放手。”貝勒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湯瑪斯·卡朋特在一份聲明中說。

你的內心會感謝自己

因為研究表明寬恕行為會對降低血壓有幫助。2011年《人際關係》雜誌上的一項對已婚夫婦的研究表明,例如如果受害者原諒了對方,那麼雙方的血壓都會降低。

“這項研究第一次提供了可證實寬恕預測積極的生理功能的作用:冒犯者對更為緩和的行為更易於接受。”研究人員寫道。

同樣,《行為醫學》雜誌2003年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寬恕與血壓水準下降有一定聯繫。“寬恕可能通過直接減少與背叛和衝突有關的負荷來產生有利影響,同時間接的減少感知到的壓力。”研究人員寫道。

可能對免疫系統有好處

2011年的研究會議上提出的社會行為醫學表明,那些善於寬恕的愛滋病毒攜帶者會有更高的CD4細胞百分比(這被視為陽性免疫狀態)。

“這項研究結果證實了我們的假設,也反映了以前在人際關係方面的研究發現的心理社會因素和愛滋病毒攜帶者的免疫能力方面的關係,這是另一個能證明寬恕對健康有益的研究。”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艾米·歐文博士說。

在不忠行為後能鞏固你們的關係

在真正原諒了你的伴侶的不忠後,才能維持你們的關係,甚至的加強關係。密蘇裡坎薩斯城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表示。

事實上,在《夫婦和家庭心理學》上也有這樣的說明:研究和實踐表明,在克服關係中的傷害行為和對承諾的不忠時,寬恕戰勝了時間。

做一個寬容的人可以防止長期的壓力

根據最近發表在《健康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示,有寬恕特徵的人(研究人員稱之為“仁慈”)有積極的身心健康狀態。這項研究由路德大學,加州大學大衛斯分校和洛杉磯加州大學共同完成。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寬恕似乎能防止壓力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我們發現那些身心健康受壓力最小的人都是有寬恕特徵的,而心理不太健康的人表現出中等水準的仁慈度,那些心理問題嚴重的人表現出的仁慈水準最低。”他們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