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颶風桑迪的啟示

2014年10月29日,舉行了颶風桑迪兩周年紀念活動,它是大西洋記錄上第二強度的颶風,對美國經濟破壞力第二的颶風,為卡特裡娜記上了特殊的一筆。

“超級風暴桑迪”的破壞範圍極其廣泛,涵蓋了美國東北部海岸。,在災難發生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酒精和藥物濫用)是眾所周知的。

紐約州精神健康辦公室(OMH)向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提交大量的文檔後不久,收到了8200000美元的資金,僅60日便開始為個人和社區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在紐約市,拿索、薩福克縣(長島)、威徹斯特和羅克蘭縣的倖存者一起,花費總額近5000萬美元的補助金。

在FEMA的心理健康補助金的主要用在危機諮詢項目(CCP)上。CCP提供:1)推廣社區的影響力;

2)災難的表現和應對技能的教育;3)簡要危機諮詢服務。

短短幾周之內,OMH接受FEMA援助的約800個當地危機心理諮詢師(當時相當於約600個全職諮詢師),組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區機構,錄用、培訓、然後部署到受災社區。超過406000人接受夠希望工程的説明。超過50%的送達個人或家庭危機輔導。不到20%的人參加了危機小組輔導。接近30%的參與公共教育課程組。

本文記錄了颶風桑迪之後的技術和心理衛生服務、美國聯邦災害危機諮詢援助和培訓計畫等一系列措施。據我們所知,在當時,其他國家或聯邦政府都還沒有收集最新和必備措施的機制。

我們做了些什麼?

紐約州縣級和州政府以及參與機構在上例中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但仍有太多的問題依然存在:如何充分識別災難?由輔導員收集現場資訊並及時準確地通知嗎?由災難引發的心理健康和物質使用問題怎樣及時處理?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和致病因素是什麼?難道那些需要治療的人一直住院,等待臨床結果?如何權衡心理衛生的各個組成部分的成本和效益,特別是要返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期限設為多長?

我們提出希望工程,意在解決這些問題和疑慮。問題分為兩大類:技術改進和臨床服務功能的增強。後者包括:可以有效改善災區人民心理的措施,以及安排危機心理諮詢師在精神衛生診所和學校提供服務。

技術改進

到目前為止,危機心理諮詢師還是用老方法——紙和筆——收集所有CCP服務資訊。

OMH提出,希望工程,應該建立保密機制,而不是使用智慧手機或無線錄製。在低資源國家,這種基本改進的技術已被用於災難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設施 -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用呢?此外,我們曾經提出,用分流機制來實行危機輔導專案,其次是提出了臨床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以及酒精和藥物濫用的人口分流問題,確定了簡單的篩查手段。此外,還可以通過電子方式跟蹤轉診。

增強現場服務效率

心理健康(衛生)專業人士都知道,患者想要尋求幫助和治療有多困難。缺乏參與、有所保留以及不能堅持治療是很多人無法康復的最大原因。因此,我們提出了希望工程危機輔導員專案,讓他們接受培訓,並在專業人士的監督下授權,在各自工作的領域為自己和他人提供救助。

OMH還提出,危機心理諮詢師被允許保持與受影響的個人和家庭中的患者接觸;我們建議有限修改護理的管理,讓同一個人從事護理,直到轉診完成。

從卡特裡娜颶風以及國際工作中,災難專家也明白了,可以教有興趣的個人和家庭如何有效呼吸,將這種簡單的呼吸技巧傳授給倖存者,讓他們在危急時刻能夠自救和救助他人。

改善診所/學校服務

此前,在FEMA和物質濫用與心理衛生服務部(SAMHSA)的支持下,OMH已經在自由項目裡實施了一系列的認知行為治療(CBT)的服務。但我們需要更多。希望工程對那些需求無法通過區域危機諮詢得到改善的個人,成年人和青少年單獨提出更好的服務。

希望工程力求為患有CBT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複雜性悲傷的未成年人提供幫助。我們也建議篩查,干預和轉診治療(SBIRT),對飲酒和濫用藥物的行為進行干預;

SBIRT已被用於初級保健和緊急情況,成果顯著。

對於青少年,希望工程力求用CBT治癒抑鬱症。OMH還提出“青少年介入”的方案,來幫助青年使用新興物質。

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

OMH和紐約市健康與心理衛生局(DOHMH)沒有批准技術和服務的改進。提高這個國家的精神衛生災難應對的重要措施並沒有完成。

反觀颶風桑迪兩年來的影響,以及那些因為9/11和許多其他自然或人為災害受到的影響,政府機構需要且必要做更多改善措施。也許下一次災難發生時,這篇文章能夠作為如何應對災難的參考文獻。

儘管希望工程花費了將近5000萬美元,結果卻是,我們不知道出現了什麼疾病,也沒有治療方法

。政府不能做出令人滿意的措施,那麼我們就需要評估其投資成本與收益是否符合基本標準。此外,臨床治療是否負責。最後,紐約市已經錯過了一個不尋常的機會——州和國家的專家建立並實施基於現場的資訊,電子攝像的專業技術能力——並還是留下了紙筆記錄的方法。

科學上永遠存在所謂的“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只有在非常時期,才會縮小所知和所做的差距。災難心理衛生保健就是這樣一個有待實踐的項目。

不過,幸運的是,希望工程的經驗及由此提出的建議,也許可以在下一個災難性事件打擊我們時,為我們提供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