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止痛應該學會“靜”和“觀”

痛症是大部份人都會遇上的困擾,有資料顯示,全球大約有20%的人連續三個月或以上,經常被痛症所折磨。這些“長期痛”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長久姿勢不良所形成的背痛、可以是不同類型的關節炎、也可以是很嚴重的身體創傷或癌症等疾病。

“長期痛”對某些患者尤其困擾,因為長期的痛症而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包括減少參與社交活動、情緒受困擾,睡眠質素下降,甚至感到身體虛弱而長期臥床。為了舒緩一眾飽受長期痛所困擾人士的苦況,為大家分享一個名為靜觀療法的自療方法,讓各位患有痛症的讀者,可用一個既安全又方便的方法,去將身上的痛楚減至最低。

要達至心“靜”祥和,專注地“觀”察身體的不同反應,必須由改善個人的呼吸習慣開始。患者可于每天睡前的半小時,安靜地將個人的意念集中於呼吸上,感受空氣由鼻孔一直走入身體及呼出時的情況,整個過程必須全然放鬆,讓自己的呼吸慢慢調節至既深且慢的節奏之上。當呼吸的練習變得熟練以後,患者便可以隨著呼吸,想像空氣於吸入後,流通到身上最痛楚的位置,並將那痛楚隨著氣體一併的呼出來。患者只要持久地反復練習,便可以將有關的呼吸模式融入生活當中,對減輕痛楚方面有莫大的幫助。

除了呼吸之外,保持靜觀態度生活也能減少壓力,提升個人的專注力及觀察力,從而啟發個人以平常心面對長期痛等問題。當患者懂得以平和的心情去生活,不但能減輕因壓力所引致的痛症,更可以由心改變對痛的體會,令疼痛感得以漸漸地減至最少。

特別在此一提,很多人在進行呼吸練習時,總會不自然地用力將肚皮漲起,或是未能完全地放鬆起來,其實有些小秘訣,可以有助我們放鬆得更加好,例如聽柔和的輕音樂,或預備有舒緩功能的香薰,找一個舒適而不會被打擾的位置,並給予自己充足的時間,也可令自己更容易投入及專注地進行呼吸練習。此外,患者可以將個人的注意力放在身上的每一個部位,包括面頰、眼皮、眉頭,頸部、肩膀、胸口等,瞭解自己是否不自覺地將那些部位拉緊起來,並主動地為自己放輕那些部位,如有需要,可以手指協助,將有關部位推開或撫平,這樣,抽緊的肌肉便可以慢慢地學會放鬆,配以靜觀的生活模式,達至減輕痛楚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