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正確認識流感疫苗防止病毒侵入

秋冬季節是流感的流行季節,流感症狀比一般感冒要嚴重得多,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現併發症機率也高,每年都會有一些人因流感死亡,雖然衛生部門一直想徹底防範,可是流感病毒每年不斷變化,很難發展專門的治療藥物,必須使用疫苗加強預防,但也因許多謠言影響,降低大家極時注射的意願,嚴重導致了控制流感的效力。那麼怎樣才有有效的預防流感病毒的侵害呢?

流感疫苗會引起感冒?

流感疫苗是用死亡病毒引起,注射不會引起疾病,但為了消除大家的疑慮,研究單位仍然做實驗確認,隨機抽樣兩組受測者,一組施打流感疫苗,另一組注入生理食鹽水,結果確認流感疫苗不會引起疾病,雖然會引起接種手臂酸痛,但出現全身酸痛、發燒、咳嗽、流鼻涕、喉嚨痛機率相當低,因此不需要特別擔心。

等流感開始流行,再打疫苗即可?

流感季節約在11月開始,高峰期約在隔年1至2月,疾病防治單位會提醒,高危險族群最好在10月接種疫苗,但部分大家可能有誤解,認為流感高峰期在施打疫苗就好,不知道疫苗保護力需要2至4周才會出現,所以必須提前準備;另外,流感病毒每年都會變化,因此疫苗也必須每年施打,才能維持疫苗效力。

建議:

幼童與老年人是流感高風險族群,疾病控管單位大多會給予公費疫苗,不但減少感染危險外,也可能避免社區感染,降低大流行機率與染病人數;另外,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也可能避免流感發生,例如在人潮聚集處戴上口罩,降低病毒從空氣進入體內,用肥皂洗手,避免病毒憑藉著雙手入侵身體。

提示:打流感疫苗後,免疫系統產生保護力時,會有些微發燒與感冒症狀,大多1至2天可以痊癒,但部分人會誤認流感疫苗會引起感冒;另外,流感疫苗的保護力並非是100%,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孩與老年人,可能因為產生的抗體不足,還是會有染病風險,但相對未注射仍相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