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沙灘玩耍需謹慎,避免病菌傷身體

“陽光、沙灘、比基尼”成為每年夏天的廣告用詞,許多地方政府或民間單位都會趁著此時,在沙灘舉辦各種狂歡活動,戲水、喝啤酒、挖沙坑,都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海灘活動。但沙灘中可能內藏病菌,不小心吃進身體,很可能導致不適症狀,學者建議,到海邊遊玩,接觸海水與沙後,一定要徹底清潔身體。

一直玩沙 增加疾病風險

喜歡到海灘遊玩的朋友,坐著玩沙或挖掘沙坑覆蓋身體,或游泳與日光浴,身體出現不適應的機率較高。到海邊遊玩旅客,若是一直玩沙,則容易出現腹瀉、嘔吐、胃痛機率是其他活動 2 倍,尤其身體完全被沙掩埋者風險最高。研究人員推斷,海沙微生物含向可能不低。

沙中潛藏許多病源

海灘、廢水排水口周邊,細菌、病毒很容易感染相關病菌。水中污染物與微生物,會在水滲入沙子後,殘存在沙灘內部,雖然表面會被太陽曝曬,但內部卻會持續孳生。

玩沙後要立即清洗

只要在海灘遊玩後徹底做好清潔,將雙手與大量接觸沙子部位清洗乾淨,就可以去除許多病源,就算染病,症狀也相當輕微。但假如身體有傷口,最好保持清潔,不要接觸到任何污染物。若要到沙灘遊玩,最好能有醫療級貼布覆蓋,避免微生物由傷口進入身體。

建議:要從海水或海沙感染疾病機會不大,但病患肝硬化、糖尿病、腎臟病等患者,或皮膚有損傷不完全大家,就應該要特別小心,海洋分支桿菌會透過傷口感染人體,嚴重可能發生骨髓炎;海洋弧菌也有一定危險,因此在海灘遊玩後,一定要用自來水與肥皂將身體洗淨,降低染病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