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中醫漫談,人為什麼總感冒?

人為什麼易生病,尤其是容易感冒?這就與人的起居飲食習慣有莫大關係了。人受自然環境所影響,自然環境又常生變化。中醫將大自然的氣候變化,歸納為幾個大綱目,即所謂五運六氣,五運即金、木、水、火、土;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火。這些術語一般人很難明白,在此只能以簡單的方法解釋。

從中醫的角度看,感冒之所以為病,就是人體本已具備致病的因素,再加上外在環境的不正常因素,二者湊合一起才引致感冒。所謂人體的致病因素,簡單而言,即人的身體狀態對外在環境的調適能力差。譬如氣候突冷,正常人群其體表毛孔會自然收縮,皮膚表面的血液迴圈會加快令體溫升高,如此可作短暫的保暖,避免著涼。如屬虛寒者,本身體溫已較正常為低,其原因或許是平常好冷飲、又或久病致虛,虛寒的人平時“四肢不溫”,容易在天氣轉涼時得感冒。現代科學發達,人過於安逸,身體缺少鍛煉,又習慣於冷氣間生活和喜歡冷飲,可說是“無冷不歡”,這正正是人造風寒感冒的主因,也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明證!

又譬如秋天,感冒也有其獨特症型。秋天天氣較清爽乾燥,故平時喜吃辛辣、煎炸、燒烤者便會因燥熱型體質而患上秋燥型感冒。此類感冒的特點為頭痛、咽幹癢痛、唇鼻乾燥、乾咳痰少。中醫對感冒的處方,會因應季節特點,以及病人當時的體質而有所不同。不過,對感冒又或對疾病最有效的預防方法,莫過於加強鍛煉身體,此中奧妙,早在數千年前便有十分詳盡的描述,只是現代的人對此嗤之以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