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順產過程 媽媽怎麼用力

當准媽媽出現規律性宮縮的時候可能會非常激動,因為這意味著她很快就可以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寶寶了。當然,除了喜悅的激動,准媽媽更可能會感到害怕,因為對於孩子能否順利出生還有不確定性。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產程短,並且很輕鬆,可以不用受到任何的壓力,然而現實不可能盡如人意,所以准媽媽需要學習促進分娩的一些方法。

在促進分娩更快結束這方面,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准媽媽需要推動孩子進入產道。有兩種類型的推動,一個被稱為自發推動,這是當媽媽知道什麼時候是合適的時機,自然向下用力進行推動。另一種被稱為定向推動,是由接生員、護士或助產士來做的。下面是一些提示,能幫助我們瞭解何時以及如何推動是正確的。

1.分娩姿勢

有些女性到了孕產期的時候,寶寶還依然在子宮上方,沒有進入產道,這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下蹲,幫助寶寶向下移動。傳統的生產姿勢就是躺在床上,雙腿張開,然後用力即可,現在這種單一的方法已經過時了,而下蹲可以讓骨盆張開得更大,如果媽媽們蹲著覺得太累,坐著也不失為一種值得嘗試的好方法。

2.哪裡用力

媽媽們應該用腹肌來推,而不是頸部和面部、手臂和腿部。這些部位用力只會讓自己精疲力盡,損耗更多精力,媽媽們別忘了,分娩後期還需要更多的能量,可不能將能量白白浪費在一開始哦。

3.找到最舒適的位置

大多數女性發現,在自己的兩腿之間放幾個枕頭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它能説明減少痛楚。這種方法在分娩的第二階段更加有效,在枕頭的幫助下,媽媽可以減輕陰部的張力,將有助於避免割傷和會陰切開術的痛苦。

4.保持放鬆

如果你正用背部支撐平躺著,當感到宮縮的時候,試著做一次深呼吸,約10秒鐘,10秒後放鬆心情,釋放呼吸。再反復進行大概八次,當宮縮的狀況不再,放鬆心情,等待下一次宮縮的來臨。在兩次宮縮之間保持放鬆的心情,可以幫助自己恢復推動所耗費的能量。

5.呼吸均勻

不管採用什麼姿勢進行分娩,正確的呼吸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必要一直憋著氣用力,偶爾休息一下,換換氣,對再次用力是很有幫助的。一旦胎兒的頭部穿過骨盆,媽媽們的光榮使命也就快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