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老年人心衰的症狀 8大心衰護理法

患有肺心病的老年患者,冬天受到寒冷刺激,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成為心衰發生的重要誘因;長期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壓,導致心肌重塑,也會導致心衰。

長期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壓,導致心肌重塑,也會導致心衰

老年人心衰的早期症狀不典型,容易造成誤診、漏診和患者不知情,使得病情加重,最終失去治療機會。

肺心病老年患者,受到刺激,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衰

所以,家中有老年人罹患肺心病及其他心臟病時,親朋好友要注意觀察老年人的情況,一旦發現可疑的心衰症狀,應及時送老年人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救治時機。

老年人心衰主要特點有哪些?

1、心衰症狀易被掩蓋。老年人常有多種疾病並存,相互影響,造成病情複雜化,症狀多樣性,掩蓋心衰症狀。應關注老年人的心率與呼吸情況,如果出現心率過快或心律不齊,以及呈現陣發性呼吸困難時,就要慮及心衰,及時去看醫生。

老年人常有多種疾病並存,相互影響,造成病情複雜化,症狀多樣性

2、精神症狀突出。心衰時常伴有失眠、焦慮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滯等。這與心衰時心臟排血減少,腦細胞缺氧有關。

心衰時常伴有失眠、焦慮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滯

3、出現消化道症狀。心衰往往伴有內臟瘀血,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通常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等,嚴重者可致胃腸道出血,表現為嘔血、黑便等。

4、夜尿增多。這是因為白天活動增多,回心血量相對不足,心輸出量減少,腎臟血流灌注量減少,故而尿量減少;

老年人心衰會導致夜尿增多

但到了晚上,老年人臥床休息,回心血量相對增加,心輸出量增多,從而引起夜尿增多,成為心功能不全的標誌之一。

老年人心衰會出現肺部體征

5、出現肺部體征。如果患者出現可疑症狀;可貼近老人的胸部聽聽。如果聽見明顯的哮鳴音或濕羅音,表明老人已有心功能不全,必須立即送醫院就診。

心衰的八大家庭護理方法

一、減少誘因

感染是誘發心衰的常見原因,一些體弱病人感染時症狀不典型,體溫不是很高,僅表現為食欲不振、倦怠等,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心衰發生。

應嚴格按醫囑用餐,切忌自作主張更改或停用餐物,以免發生嚴重後果

二、合理用餐

應嚴格按醫囑用餐,切忌自作主張更改或停用餐物,以免發生嚴重後果。並應熟悉常用餐物的毒副作用,這樣有利於不良反應的早發現、早就醫、早處理。

三、合理休息

休息是減輕心臟負擔的重要方法,可使機體耗氧明顯減少,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時應臥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轉後應下床做一些氣功、散步、太極拳等活動。

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時應臥床休息,下床做一些氣功、散步、太極拳等活動

但要掌握活動量,當出現脈搏>110次/min,或比休息時加快20次/min,有氣急、心慌、心絞痛發作或異搏感時,應停止活動並休息。

四、合理飲食

飲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復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則為低鈉、低熱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適量禁煙、脂肪,酒。還應少食多餐,因飽餐可誘發或加重心衰。

慢性心衰患者常被迫採取右側臥位,所以應加強右側骨隆突處皮膚的護理

五、皮膚護理

慢性心衰患者常被迫採取右側臥位,所以應加強右側骨隆突處皮膚的護理,預防褥瘡。可為患者定時翻身、按摩,護理動作應輕柔,防止皮膚擦傷。對水腫嚴重者的皮膚更應加強保護。

六、心理護理

慢性心衰患者常年臥床,易產生“累贅”感,對生活信心不足,同時又懼怕死亡。因此,家屬應多關心體貼,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幫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

家屬應多關心體貼,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幫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

患者自己也應保持平和的心態,各種活動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強,也不過分依賴別人。對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視,也不要過分關注,因為過分緊張往往更易誘發急性心衰。

七、自我監測

心衰患者應學會自我監測,以便對出現的各種症狀和所用饕物的毒副作用及時發現,如出現氣短、夜間憋醒、泡沫狀痰、咳嗽加重、乏力、倦怠、嗜睡、泡沫狀痰、煩躁等,可能為心衰的不典型表現,應及時就醫。

應定期抽血複查地高辛濃度和鈉、血鉀、鎂及尿素氮、肌酐等

八、定期複查

應定期抽血複查地高辛濃度和鈉、血鉀、鎂及尿素氮、肌酐等。並定期複查心電圖,心功能測定可每三個月檢查一次。檢查體重及水腫狀況,根據病情由醫生決定饕物是否需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