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中醫如何治心律失常?推薦9個偏方

什麼是心律失常?由於心臟激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變叫心律失常,這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表現之一。

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任何不適,偶于查體時被發現,嚴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

心律,是心臟跳動的節律,正常人心臟的跳動是有規律的,象鐘擺一樣“滴答”“滴答”,非常穩定地按照一定的節律跳動。如果心臟跳動的節律失去規則性,則稱為心律失常。

如果心臟跳動的節律失去規則性,則稱為心律失常

由於人們習慣了心臟有條不紊地跳動,因此,一般不會感覺到心臟的跳動,但一旦心臟的跳動失去了原有的規律,就會感到不舒服。

感覺胸口悶,心裡很慌亂,這些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

有的感到“心臟忽然停頓一下,象乘電梯一樣有一種墜落感”,有的感到心臟突然猛烈衝擊胸部,有的則覺得“心臟快跳到喉嚨裡了”。

更多的是覺得胸口悶,心裡很慌亂,這些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這是因為心律有很多不的類型。不同類型的心律失常治療方法也不同。

心率失常中醫偏方解讀

現代醫學的心律失常和中醫的心悸在臨床表現上有相似之處。中醫用外治法治療心悸古已有之。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載"治胸中喘急、驚悸,不堪服藥",用"泄胸中喘氣方","桃皮、芫花各一升",搗細,用布濾汁,搽於胸部,使四肢溫暖,不過數日驚悸即止。

《金匱要略》有菖蒲屑吹鼻孔中,治"小兒猝死"的記載。也是採用菖蒲開竅醒腦之功用。

其次《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肘後備急方》亦有半夏研末,吹鼻治"猝死"的記載。因半夏辛溫去痰,故取其辛以散邪,祛痰開竅之功用。

現代醫學的心律失常和中醫的心悸在臨床表現上有相似之處

近年雜誌上有人報導:用生半夏、生石菖蒲等分研細末備用。用以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取少許吹患者鼻腔取嚏3~8次,一般5~10分鐘心律恢復正常。

久患胸痹、心痛、脘悶、咳喘、心痹等病,皆可導致心律失常

祖國醫學認為,若久患胸痹、心痛、脘悶、咳喘、心痹等病,皆可致陽氣虧虛心脈失于溫運,陰血不足,心脈失去絡榮而為病,從而導致出現遲、數、促、結、代,甚至更嚴重的絕脈等病脈。

心率失常民間小偏方也能幫忙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律,以及衝動傳導方面的任何一項異常。

心律失常自己可以發現,方法很簡單,用手指摸腕部脈搏,可發現跳的次數是否過快過慢,跳的間隔是否相等,是否規律,這樣就可以初步發現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而傳統的中醫有部分的偏方對於治療心律失常也有不錯的效果。

中醫有部分的偏方對於治療心律失常也有不錯的效果

那麼具體有哪些呢-下面就幾種常見的中醫偏方提供大家參考。請大家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常用的秘方、偏方如下。

鷓鴣洗淨去毛及內臟,加玉竹及少許食鹽隔水燉熟服用

1、玉竹15克,鷓鴣1只。鷓鴣洗淨去毛及內臟,加玉竹及少許食鹽隔水燉熟服用。隔日1次,連服2~3次。養陽益氣。主治風濕性心臟病。

2、鮮澤漆莖葉適量,雞蛋1~2枚。先將澤漆莖葉洗淨,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左右,去渣留汁。用煎汁煮雞蛋,蛋熟後去殼,在蛋上刺幾個小孔,再煮數分鐘即可,吃蛋服湯。日1次。逐水退腫,祛痰平喘。主治肺源性心臟病。

3、幹蟾酥6克。把幹蟾酥研磨成極細粉末,飯後用冷開水送下。每天2~3次。開竅醒神。主治心臟病引發的心力衰竭。

把幹蟾酥研磨成極細粉末,飯後用冷開水送下

4、仙人掌取其莖部,切片晾乾。每次取2~4片水煎20~30分鐘,去渣飲汁,每天3次。主治心臟病、心衰。

5、常山3~12克,苦參9~30克,瓜簍皮9~15克,姜半夏、茵陳各9克,虎杖9~15克,炙黃蔑9~30克,丹參9~30克,炙甘草9~30克。每劑兩煎,兌勻分二次服。

凡早搏每分鐘10次以上者,日服兩劑;6~10次者,日服一劑半;5次以下者,日服一劑,直至早搏消失。服藥期間,停用其它方法和藥物。方中常山、苦參要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主治心律失常。

將鮮蛋加水煮熟,冷卻後去皮取出蛋黃碾碎,熬出蛋黃油服用

6、雞蛋100個。將鮮蛋放入鍋內加水煮熟,冷卻後去皮取出蛋黃,放入砂鍋內,碾碎以文火煎熬出蛋黃油約500克,每次服一茶匙,日二次,可連續服用。養心安神。主治心律不齊。

7、取幼嫩松葉,洗淨後用乳缽研磨,加適量水攪拌後,用紗布過濾,飲其生汁,每天三次,空腹飲用。主治急性心肌梗塞。

8、蘆薈葉1.3克,蘋果1個。將蘋果洗淨,去核去皮,與蘆薈葉一同搗爛,用紗布絞汁。加白糖調勻後服食。每天一次,連用2~3次。清熱通便。主治心臟病引之的胸悶便幹症。

將蘋果洗淨,去核去皮,與蘆薈葉一同搗爛,用紗布絞汁

9、麥冬、桂枝、石菖蒲、五味子、黑芝麻、生薑各10克,炙甘草、黨參各15克,生地18克,大棗5枚。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