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保健:預防痛風要“戒口”

痛風症是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上的疾病,但以中年男性較為常見。痛風是由於人體內產生過量的尿酸,尿酸鹽便會沉積於關節、腎臟及皮下組織等,引發各種病症。而尿酸的增加,主要是從食物的吸收、腎功能受損或遺傳因素(極少數人)所引致的。最常見的痛風引發的關節炎,可令身體任何一個關節注(如膝頭、腳踝、手指、腳趾等)發炎、受損,甚至變型。最常影響是大腳趾(即腳趾公),其次是足踝及其他關節。痛風病發突然,患者會痛醒,感到受影響的關節紅腫及刺痛,有些甚至周身發冷出現打顫或者發熱。若不治理,疼痛會在大約五至七天后逐漸減退,但不久又再復發。痛風暫時還不能根治,但適當的使用藥物及節制飲食,是可以減低復發的機會。至於預防痛風,就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注意飲食

引致痛風的尿酸是由蛋白質“票呤”經過新陳代謝後所產生的。為了減少尿酸的產生,可以少吃含高“票呤”的食物,例如動物的內臟、蝦蟹、豆類、椰菜花、菠菜、冬菇、沙甸魚等;也要避免大魚大肉及暴飲暴食的習慣。此外,水可助尿酸的排泄,所以,要多飲水,每天最少喝6至8杯水。

(二) 戒除酒精

酒精會干擾腎臟排尿酸的功能和令到痛風症發作,所以患者應戒除酒精類的飲品。

(三)注意體重

肥胖會增加關節負荷,易引發關節毛病。因此,應保持理想體重。然而,過量的節食減肥,卻會導致身體慣常的新陳代謝受到突然干擾,尿酸增多,令到痛風症發作。因此,進行減肥時,須要採用適當的低脂飲食與運動,循序漸進,才是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