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收微量元素中的“鐵”
人們常說的葡萄乾、蘋果、牛肉等,真正的補鐵效果如何?葡萄乾、蘋果等的鐵含量和其他蔬果差別不大。每百克的文蛤、豬肝、鴨血、四角豆等,其鐵含量都超過10毫克,紅豆則接近10毫克,而牛後腿肉只有2.8毫克,但人體對肉類鐵的吸收率比植物性鐵吸收率高,所以從鐵的吸收角度,補鐵還是以動物性為佳。
鐵的吸收和人體內鐵的儲存量有關,當儲存量高時,鐵的吸收會自行降低。攝入過多的鐵,反而造成體內負擔。
除了鐵,人體內蛋白質和熱量不足時,也會影響紅血球的製造和生理機轉的維持。這時的貧血伴隨著鐵質、葉酸、維生素B12的缺乏。所以頭暈、目眩不只是貧血才發生,而貧血者也沒有明顯或統一的征狀。
附:常見食物鐵含量(每100克)
食 物 鐵(mg)
鴨血 19.8
四角豆 14.1
文蛤 12.9
豬肝 11
紅豆 9.8
甜菜 6.7
方豆干 4.5
鴨肉 3.8
牛後腿肉 2.8
毛豆 2.5
菠菜 2.1
傳統豆腐 2
鵝肉 1.9
雞蛋 1.8
豬血 1.5
豬後腿肉 1.2
秋刀魚 0.9
羊肉 0.6
全雞 0.4
火龍果 0.3
白米飯 0.2
葡萄 0.2
蘋果 0.1
鮮乳 0.1
人體缺乏葉酸時,紅血球無法正常分裂,會形成不成熟且體型大的紅血球,稱為巨球性貧血。葉酸不夠時會影響腸道細胞生長,影響營養吸收,造成惡性循環。嗜酒會影響葉酸儲存,腸胃病疼、避孕口服藥、懷孕和哺乳等都會使葉酸需求量增加。葉酸在動物肝臟、酵母、綠色蔬菜、豆類、水果等食物中含量豐富,每100克蔬菜,約含30-100微克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