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寵物太親密 媽媽一定要阻止

很多媽媽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與動物過分親密地接觸,媽媽們可能認為動物身上所攜帶的細菌會傳染給孩子,還有的媽媽可能擔心孩子會因為動物的皮毛而過敏,還有的媽媽則擔心小動物會傷害到孩子,劃傷、咬傷、抓傷、踢傷孩子都有可能。那麼,與動物接觸可能帶來哪些問題,爸爸媽媽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1.狗狗可能會攜帶鏈球菌

狗狗身上隱藏著各種類型的鏈球菌病毒,因此,每次孩子與狗狗玩耍之後,一定要及時洗手,而且不要讓狗狗舔自己,狗狗的舌頭上病毒更甚哦!

2.貓狗可能會帶來腸胃疾病

經過諸多專家認證,在動物身上特別是貓狗身上存在一些會引起潰瘍的微生物細菌,而且這種細菌多數通過唾液傳播。所以,即使孩子要和動物親昵,也不要讓孩子被動物舔吻,否則動物攜帶的病菌很容易造成腸胃疾病,而且爸爸媽媽一定要督促孩子及時洗手!

3.寵物是很常見的過敏原

有的家長認為是動物的毛髮會引起過敏反應,其實不然,真正讓人過敏的是毛髮上所沾染的東西,比如:花粉、灰塵、皮屑等等。而且,和狗狗相比,貓咪更容易讓兒童過敏。這是因為貓咪經常會用舌頭舔遍全身,而這樣含有過敏原的唾液就有可能弄的全身都是,再加上貓咪喜歡到處亂蹭,就很容易將沾有唾液的毛髮弄得滿屋子都是。

4.爬行動物會傳播沙門氏病菌


爬行動物的皮膚裡藏著沙門氏菌,而且這種病菌所引起的傳染病有時候會很嚴重,甚至危及年幼孩子的生命。因此,醫生一般會建議,如果寶寶小於1歲,那麼最好不要在家裡飼養爬行類動物,而且,也不要讓6歲以下的孩子接觸到爬行類動物。

5.家禽可能會帶來“波浪熱”

日常生活中家禽主要包括:羊、牛、豬、雞、鴨、鵝。而這些家禽中很容易攜帶有布魯氏杆病菌,這種病菌也被稱為波浪熱,人和牲畜都會患上這種疾病。臨床上,患上波浪熱的表現為:長期發燒、多汗、關節疼痛、肝脾以及淋巴結腫大等等。剛才所提到的家禽中,以羊的致病性最高。

在瞭解到動物會給孩子帶來的疾病危害以後,我們要如何預防呢?

·首先,在挑選動物上,適合兒童飼養的寵物有:小魚、小兔子、小烏龜、貴賓犬等等。

·其次,要盡可能選擇容易打理、愛乾淨的小動物。

·另外,要教會寶貝和小動物的正確相處方式,最親密的接觸也只能止於用手輕輕撫摸,不要與寵物擁抱、被動物親、舔,不可以與動物同睡。

·最後,一定要注意不要讓低於六歲的寶寶與動物單獨相處,因為即使是非常溫順的動物,也會因為過度興奮而出現意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