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春季上火野菜蔬果最滅火

立春後總是覺得不太舒服,咽喉腫痛,鼻腔熱烘烘的,嘴角也起了皰。每年春天他都有一段“火氣”比較大的日子,感覺身體裡藏著一條噴火的火龍。

專家表示,秋季對應的臟器是肺,秋天的乾燥上火是由於秋季風寒暑濕,人體容易產生燥火。而春天的上火和秋季不同,主要有兩個原因:很多人習慣冬季進補,吃了不少補品或膏方,加上冬季天寒地凍,人們喜歡吃火鍋、羊肉、牛肉等補充陽氣,到了春天,就容易因為進補太過導致肝火旺,出現上火症狀。此外,春季對應的臟器是肝臟,春天肝當令,肝陽上亢,人也容易上火。

中西醫都有對應症狀

雖然“上火”只是老百姓的“土叫法”,但在中西醫裡,都有相對應的症狀。西醫把上火看作炎症反應,而中醫則認為,它們與人體不同臟腑的“火熱之邪”有關。這把“火”常會沿著人體經絡上行,主要表現在頭面部、口腔、咽喉等部位,比如——

口鼻幹 上火最容易通過面部器官表現出來,口舌生瘡、嘴角潰爛、失眠多夢、尿黃刺痛、鼻幹流血、咳痰黃稠等。

吃不進 牙齦腫痛、牙根發炎、不思飲食、口幹口渴等。到了春天,不少人食欲下降、牙口不好,就有可能是上火。

拉不出 主要表現為大便幹結、急躁易怒、眼睛乾癢、耳鳴頭暈、聲音嘶啞等症狀。

身體虛 虛火主要表現為體型消瘦、腰膝酸軟、健忘失眠、舌紅少津等。陰虛導致上火症狀有所不同,會心跳得不舒服,心悸,盜汗等。

野菜蔬果“滅火”

首先生活要有規律。最近不少人開始出現各種上火現象,和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機體免疫力下降都有關係。恢復正常的作息時間表,把生活調撥回正常軌道,非常重要。

有些食物能“敗火”,大家不妨嘗試一下。春天有很多野菜新鮮上市,都有清熱去火解毒的功效,比如馬蘭頭、薺菜、蒲公英等。平時可以泡些枸杞喝,枸杞能養肝,而且不容易上火。

此外,菊花、金銀花、西洋參、鐵皮石斛都能清肝明目,但各自對應不同的“火”。菊花和金銀花對應比較實的“火”,表現主要為咽喉發炎、痰液偏黃等感冒症狀,檢查血常規會發現白細胞偏高。如果是“虛火”,就可以用西洋參和鐵皮石斛敗火,虛火的表現是,沒有明顯炎症,但感覺皮膚乾、口幹、咽喉幹,舌頭發紅,舌苔不厚膩。

當然,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也很有益處,比如芹菜可以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盛、皮膚粗糙的人來說很有益處,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梨是眾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其他如苦瓜、番茄、香蕉等,也是春天化燥的好蔬果。

從養生角度來說,中醫提倡“春夏養陽”,會推薦大家多吃些蔥、薑、蒜、辣椒等食物,但對於已經上火的人來說,這些食物最好回避一下。各類辛辣食物最好也能忌口。

最後一點,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春天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關聯,保持樂觀心理狀態,也是很重要的“滅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