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觸電了怎么辦?觸電護理辦法

發生觸電事故時,由于人觸電以后,可能因痙攣或失去知覺等原因而緊抓帶電體,不能自行擺脫電源。這時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是救活觸電者的首要因素。



因此在保證救護者本身安全的同時,必須首先設法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
(1)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以下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頭,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頭,斷開電源;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電源開關或插頭,可用有絕緣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線,斷開電源;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皮帶、木棒、竹桿、扁擔、塑料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挑開電線或者拉開觸電者,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2)對于高壓觸電事故,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然后再采取措施搶救。速度越快越好,因為電流作用時間越長,傷害就重。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必須在現場就地搶救。只有現場對安全有威脅時,才能把觸電者抬到安全地方進行搶救,但不能等把觸電者長途送往醫院進行再搶救。如果觸電者神志清醒,應使其就地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
如觸電者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平躺,確保氣道通暢,并用5秒時間呼叫或輕拍傷員,以判定傷員是否神志不清。需要搶救的傷員,應該堅持正確搶救,并及時與醫療部門聯系。并在現場進行一下急救工作:
(1)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
(2)檢查觸電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則取下。
(3)立即就地進行搶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心肺復蘇法搶救。包括:1 心臟復蘇術 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搶救方法稱為復蘇術,在現場搶救中可應用心前區叩擊術和胸外心臟擠壓術。
心前區叩擊術
發現心臟停止跳動后,立即用拳頭叩擊心前區(拳擊的力量不要太猛),可連續叩擊3~5次,然后觀察心臟是否起搏。若心跳恢復,則表示成功;心臟不起跳,應改用胸外心臟擠壓術。
胸外心臟擠壓術
通過按壓胸骨下端而間接地壓迫心臟,使血流建立有效的循環。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患者仰臥于硬板床或地板上,術者在患者一側或騎跨在患者身上,面向患者頭部,用一手掌的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段,另一手掌交叉置于手背上,雙手用沖擊式、有節律地向背脊方向垂直下壓,壓下約3~5厘米,每分鐘沖擊10多次。擠壓時不要用力過猛,防止肋骨骨折。胸外心臟擠壓要作較長時間,不要輕易放棄。注意不要按錯位置(不是胸骨的中上部,也不是劍突處)。在進行胸外心臟擠壓時,必須密切配合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呼吸復蘇術
呼吸復蘇術一般與心臟復蘇術同時進行,常用的有:口對口人工呼吸和人工加壓呼吸兩種方法。現介紹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口對口人工呼吸,使患者頭部后仰,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向患者口中吹氣,吹畢使其胸廓及肺部自行回縮,然后松開捏鼻的手。如此有節律地、均勻地反復進行,保持每分鐘16~20次,直至胸廓開始活動。如傷員口腔豎不能撬開時,也可用口對鼻吹氣法,用一手閉住傷員的口對鼻吹氣。
注意:
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若心臟停止跳動或不規則顫動,可進行人工胸外擠壓法搶救。但決不能無故中斷。
如果現場除救護者之外,還有第二人在場,則還應立即進行以下工作:
(1)、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設備。
(2)、勸退現場閑雜人員。
(3)、保證現場有足夠的照明和保持空氣流通。
(4)、向領導報告,并請醫生前來搶救。實驗研究和統計表明,如果從觸電后1分鐘開始救治,則90%可以救活;如果從觸電后6分鐘開始搶救,則僅有10%的救活機會;而從觸電后12分鐘開始搶救,則救活的可能性極小。因此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爭分奪秒,采用一切可能的辦法。
搶救原則
觸電急救知識告訴我們,搶救觸電者,現場搶救原則是“迅速、就地、準確、堅持”,其中堅持是很重要的,堅持就是觸電者復生的希望,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觸電急救必須分秒必爭,不輕易放棄。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些觸電者,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就是搶救者忽略了現場搶救的“八字原則”,發現有人觸電就慌了手腳,不懂得就地搶救,而是手忙腳亂地往醫院送,結果失去了最佳搶救時機,使傷員遭受不測,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注意事項
在搶救過程中,必須注意下列事項:救護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屬及潮濕的物件作為救護工具,而必須使用適當的絕緣工具。救護人員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并且要防止在場人員再次誤觸電源。不解脫電源,千萬不能碰觸電人的身體,否則將造成不必要的觸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