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能“解酒”的中醫中藥

解酒的方法有多種多樣,而且人們也一直在不斷的尋求更好的解酒方式,本文將著重介紹能夠起到解酒作用的中醫中藥,大家不妨了解一下。

1、枳木具子

性味甘酸平,能治酒醉,煩熱,口渴,嘔吐,二便不利等。

《滇南本草》明確提出其“治一切左癱右瘓,風濕麻木,能解酒毒……”《世醫得效方》擬枳子丸治“飲酒多發積”。此外,枳湟兌材芙餼啤

2、葛根花

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飲酒過度,頭痛頭昏,煩渴嘔吐,胸膈飽脹等癥。《脾胃論》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湯,《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熱丸等,均療醉酒為患。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種子)也有醒酒作用。

3、草果

辛溫,入脾胃經,具燥濕散寒、除痰截瘧之功,因氣芳香,還有辟濁之性。《本草綱目》引李杲云:“溫脾胃,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積,兼辟瘴解瘟。”

4、高良姜

辛熱,入脾胃經,有散寒止痛,溫中止嘔之功。《本草從新》載本品“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5、菊花

屬發散風熱類解表藥,辛甘苦、微寒,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藥鑒》載其“……解醉漢昏迷,易醒,共干葛(葛花)煎湯。”

6、竹茹

甘、微寒,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之功,對胃熱或痰熱所致的嘔吐效果好。《得配本草》云其“得雞子,治飲酒頭痛。”《藥品化義》亦載其治“酒傷嘔吐”。

7、白扁豆

屬補益脾氣藥。性味甘溫,能健脾、化濕、消暑。《本草圖經》載其“主女子帶下。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

8、苦參

性味苦寒,具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名醫別錄》載其“除伏熱腸剩止渴,醒酒……”張山雷釋其理云:“……止渴醒酒,皆清熱之效。”《本草經疏》亦載苦參“消酒,除渴,明目,止純血痢、疳痢極效。”

9、肉豆蔻

辛溫,屬溫中止澀藥,有溫中行氣,固腸止瀉,消食之功。《日華子本草》載其“調中,下氣,止瀉痢,開胃,消食。皮外絡,下氣,解酒毒,治霍亂。”《得配本草》亦認為其“消宿食,解酒毒”。

此外,《古今醫統大全》用黑豆一升煮汁溫服以解酒;《本草綱目》載雞內金“消酒積”;《得配本草》載“酒,畏枳洹⒏鴰ā⒊嘍夠ā⒙潭狗郟忌諸甜物,及乳同食。”《隨息居飲食譜》云:“解燒酒毒,萊菔汁、青蔗漿隨灌,綠豆研水灌,或以枳渥蛹迮ㄌ攔唷”這些說明解酒之藥食不止上述幾種。

上面介紹的幾種中醫中藥,從古就被發現有解酒的作用,而且這些中藥除了解酒還有其他的功效,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下,用它們來發揮最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