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聽中醫說養脾

我們經常會聽到脾胃這個詞,其實人的胖瘦和脾胃有一定的關系。中醫認為,脾為濕土之臟,主運化,濕為陰邪,耗傷脾陽。脾病多為兩種:

一是脾濕過重,導致全身虛胖。濕氣太重傷脾陽之氣,脾氣受損,無力將食物轉化為營養,而滯留為水濕,濕久必濁,囤積為脂肪。

二是思傷脾,表現為人特別瘦。無論吃多少也長不胖,這就是中醫講的“胃強脾弱”,食物根本無法被吸收而堆積成垃圾,最終也會變成濕氣,這時還要調動元氣去化濕,更多地消耗人的能量。換言之,一個人體虛肥胖或消瘦都跟脾胃機能失調、脾陽之氣受損有關。

別讓“后天之本”累壞了

脾臟不好常常株連五臟六腑都出問題。打個比方,脾好比是一個舊時大家中的“丫環”。雖然身份低下,但如果沒有了她,這個家的活兒就沒人干了吧?可是日夜在干活打雜,不休息身體就會吃不消,等到腰酸背痛、力不從心時就很有可能消極怠工呢那么,我們在日常飲食時常大吃大喝,同樣也會讓自己臟腑不堪重負,尤其是脾,每天在為其他臟腑運送食物精華,任務繁重,應該隨時給它喘息、休整的機會。

另外,我們平常吃得太急也會損脾胃,這等于是嘴的很多工作都不做了,讓脾胃去做。或是不間斷地一日三餐過量進食導致人體的消化系統長期處于超負荷的狀態,使脾臟的能力變得更加虛弱。對于脾虛的人,可以多吃豆類食物,有健脾利濕的作用,多吃五谷中的薏米,薏米可去濕熱。

養好脾氣,大解身心煩憂

脾可不僅僅關系胖瘦,更關系“面子”問題,愛美的人要格外關注脾的健康——

脾氣足則肌肉豐活:“脾主肌肉”,脾氣足,人體氣血通暢,故肌肉豐滿而富有彈性。而脾氣虛者,面部肌肉呆板,全身肌肉酸懶乏力。

脾氣足臉不臃腫:女性面部白里透紅的胖可謂是富貴之美,其他多數為虛胖。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失職,則導致水腫。

脾氣足皮下無瘀斑:脾統血,脾氣虛而無力統血則“血不循經”,皮下出血形成瘀斑。

脾氣足精神爽快:脾氣足者氣血貫通,精神爽快:脾氣虛則精神抑郁。

扶陽除濕

扶陽除濕是養好脾氣的關鍵,也是我們必須注重的養生原則。

扶陽,顧名思義就是固護陽氣。陽氣受損,疾病必至,特別是在夏天,人們卻為了防暑貪涼,讓空調冷飲等寒氣伺機入侵體內,致使耗傷陽氣,容易感冒、得空調病等。這時就要補陽氣,最重要是別給身體制造寒氣。補陽氣方法有很多,可以遵守《內經》的基本原則循序漸進:適當曬太陽,走出空調房,少吹涼風。護好陽氣,即使秋風起,風瘧也不容易找上身來。

陽氣充足了,濕氣自然難以在體內寄居。由于濕氣為陰邪,會大傷人體的陽氣,尤其易耗傷脾陽之氣,而且中醫認為脾能運化水濕,喜燥而惡濕,若脾陽之氣充足,運化水濕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則疾病生。因此,為了防濕邪傷人,必須重視護脾臟;飲食既不宜過多,還要慎吃冷飲,以免傷脾胃陽氣;適當吃溫性的食物以溫補體內耗損的脾胃陽氣,尤其本來就是陽虛體質的人,可多吃鯽魚、大棗、胡桃仁等益氣溫陽的食物。

好身材養護:養好你的“脾氣”

在這里為大家特別推薦一個“扶陽除濕”的沙龍調理方法——好身材養護,通過按摩手法補充帶脈、督脈脈氣及腎氣,從而強健脾腎,強化水濕代謝,以改善腰腹松弛、腫脹,曲線不明顯的癥狀,讓生活像曲線一樣美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