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活血調經中藥——桃仁

【植物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種子。果實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干。

【藥性】 苦、甘,平。有小毒。歸心、肝、大腸經。

【功效】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應用】

1.桃核承氣湯(《傷寒論》) 主治下焦蓄血證。桃仁12g,大黃12g,桂枝6g,甘草6g,芒硝6g。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方中桃仁與大黃并用為君,桃仁活血破瘀,大黃破瘀瀉熱,兩者配伍,瘀熱并治。

2.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主治胸中血瘀證。桃仁12g,紅花9g,當歸9g,生地黃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殼6g,甘草3g。水煎服。方中桃仁活血化瘀。

3. 補陽還五湯 (《醫林改錯》)主治中風半身不遂。黃芪120g,當歸尾3g,赤芍5g,地龍3g,川芎3g,紅花3g,桃仁3g。水煎服。方中桃仁活血祛瘀,為佐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