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常識:不得不知的早教誤區
對寶寶進行教育是家長們迫切要做的事情,但是不要因為急于求成就陷入了早教誤區,在育兒常識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走入早教誤區。那么到底有哪些誤區呢?
問題一:父母意見矛盾,孩子逃避
在今天的生活中,教育孩子時,父母經常一方“唱白臉”,一方“唱黑臉”。這種教養方式其實有很多隱患。有的孩子媽媽對她的學習要求嚴格,而父親則習慣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總是替她說好話。結果就是孩子表示不愿上學了。父母對待孩子的立場分歧,容易讓他們變得遇事就依賴別人,喜歡逃避,甚至養成回避性人格。人從小就具有自我保護的本能,懂得“趨利避害”。當孩子犯了錯,父母中一方責罰他們時,孩子會本能地尋找庇護。此時如果另一方站出來跟愛人“唱對臺戲”,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懷。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慣性思維——總會有人來幫我,即便我做錯了。可以想見,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見了困難繞著走或者依賴別人,辦了錯事也為自己開脫,沒有責任感。
父母的分歧還可能影響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發展。自我控制能力從幼兒時期開始萌芽,比如孩子剩飯時,如果父母多次一致地告訴他“剩飯不對”,孩子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錯了,以后就會盡量把飯吃光。這種不斷調整不當行為、發揚正確行為的過程就發展了自我控制能力。反之,父母意見常常相左,這種能力自然無法發展。
雖然彌合父母教養方式上的鴻溝不是件簡單的事,但一點點的變化卻能讓家長們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在心理上突破“自以為是”的障礙,不妨放心地讓妻子或丈夫一方管教孩子,相信對方跟自己一樣,都是有道理的。其二,如果短時間無法統一意見,那么也別當著孩子公然對抗。在對方教訓孩子時,你可以出去轉轉,等到夫妻獨處時,再跟愛人爭論也不遲。其三,如果實在無法達成一致,可以共同學習教育子女的知識,借“權威”調整兩個人的認知,進而改變不當的行為。
問題二:相互埋怨,孩子自卑
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自卑是最為普遍的心理特點,最壞的情況則是讓他們走上歪路。人生在世,孰能無錯,更何況年齡尚小的孩子,他們在由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用犯錯誤來獲得成長。然而,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錯后,就開始相互埋怨,把責任都推到對方的身上,有些家長必然也會連同孩子一起進行炮轟。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他們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就容易產生“這都是因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責下去,就在不自覺中放大了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羞恥感和無助感也油然而生。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壓抑而自卑。反正自己會給人惹麻煩,那就干脆把它變成現實。自卑催生自暴自棄的情緒,從而“破罐子破摔”,讓有些孩子真成了不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