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鬧情緒 媽媽要這樣管

寶寶在一周歲左右的時候就不像以前那樣乖啦,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會鬧脾氣,會惹爸爸媽媽生氣了。那么,當寶寶耍脾氣、鬧情緒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呢?是哄寶寶,責備寶寶呢,還是對寶寶不理不睬呢?其實針對不同的情況,家長是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應對的。

寶寶為什么會鬧情緒?

1.寶寶的獨立意識增強

寶寶的自我意識變強后,就會有控制欲望出現。控制欲望很強的寶寶,當自我的想法和外界不一致的時候,比如寶寶想得到某件玩具但是家長不給寶寶,這時的寶寶就會很容易鬧情緒。輕則哭鬧,重則滿地打滾甚至會動手打人的情況都會出現。

2.寶寶感受到了壓力

寶寶長大之后,社會關系變得復雜了,比如寶寶會多了一些小伙伴啊,大一點,待寶寶進了幼兒園之后,寶寶又會認識老師、同學等新的對象。這些嶄新的人和環境帶給寶寶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再加上人多之后,寶寶就會產生一些攀比和競爭的意識,無形中給自己很多壓力。而寶寶太小,又不知道怎么排解,這個時候寶寶就會通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寶寶鬧情緒,家長這樣做



1.安撫寶寶的不安

安撫寶寶,比較適用于三歲以下的小寶寶。這個時候的寶寶是最需要得到關愛的時候,過于嚴厲的呵斥以及不管不問,都不利于寶寶以后的身心發展。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及時安撫寶寶,詢問寶寶為什么發脾氣。因為寶寶還不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長要耐心一點,要傳達出自己對寶寶的愛護。

2.給寶寶冷靜思考的時間



這是一種冷處理的方法,適合三歲以上的大寶寶。當寶寶鬧的時候,千萬不要心軟,跑過去安慰寶寶,如果那樣做的話寶寶的目的就達到了。

正確的做法是,暫且不管寶寶,待寶寶平靜下來,自己嘗試反思之后再進行詢問。簡單來說,就是老話“賞個巴掌,給塊糖”,在嚴厲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感受到愛。最終讓孩子有這樣的想法:爸爸媽媽是因為這件事情我做的不對才生氣的,爸爸媽媽還是最愛我的,所以我下次再也不能犯這個錯誤了。

3.幫助寶寶管理情緒

不滿、氣憤的情緒誰都會有,所以寶寶學會管理情緒很重要。首先家長要帶個頭,不要輕易發脾氣。然后就是通過一些幫助發泄情緒的玩具、教會孩子管理情緒的繪本等來幫助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