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皮膚清潔過度反而起反作用 小心得毛囊炎

核心提示:胸前起紅色丘疹是青春痘嗎?不一定。1名高中生胸前出現紅色疹子,以為是青春痘,自行擦藥后竟然出現膿包,經醫生檢查后才知道是微菌型毛囊炎。專家指出,微菌型毛囊炎通常是細菌感染引起,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正常保護機制從而導致病發。

“微菌型毛囊炎”是因微菌類細菌、真菌感染所致的皮膚問題,如芽孢菌所引起的脂溢性皮炎。微菌型毛囊炎的發生和體質及免疫力較弱有關。且尤其好發于男性。它會刺激血管讓血管增生并大規模發展,因此外觀看起來較為紅腫,且以“局部”、“片狀”方式出現在背部肌膚上。

微菌型毛囊炎需與青春痘鑒別

臨床上,微菌型毛囊炎的表現常為皮膚長丘疹,這些丘疹常會癢,且大小頗一致,因此常誤診為青春痘。專家指出,二者可通過丘疹部位初步鑒別。青春痘通常好發臉部,但微菌型毛囊炎卻很少出現在臉部,而是多見于背部及全身。其次,青春痘常大小不一,可見黑頭或白頭粉刺,而微菌型毛囊炎則不會。

常見的微菌型毛囊炎是皮屑芽孢菌毛囊炎,其的病原是真菌的一種,因此需使用抗霉菌藥物治療,因此其治療和治療青春痘所使用的抗細菌藥物不同。皮屑芽孢菌是一種與人體正常共生的霉菌,屬于表淺之霉菌感染,通常好發夏末初秋的環境中,容易引發感染,且通常存在于人體皮脂腺分泌較多的部位,當量少時可以與人們和平共處,但當皮脂腺分泌過度旺盛時,皮屑芽孢菌會迅速增加。

過度清潔可能導致微菌型毛囊炎

大多數人都會有一個誤區,認為皮膚出問題多半是清潔做的不徹底。其實不然,在醫學上并不存在所謂“深度清潔”的說法。正常的皮脂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如果過度清潔皮膚,反而會造成皮脂腺的分泌更加旺盛,讓皮屑芽孢菌趁機增生,專吃皮脂的皮屑芽孢菌會大量滋長,就會造成毛囊發炎。

因此,醫生提醒,防止霉菌入侵毛囊,應先保持皮膚的干爽,尤其避免過度清潔,以免因破壞皮膚的正常皮脂,讓細菌趁虛而入。

此外,皮膚表淺性皮癬菌也會引起毛囊炎,一般皮癬菌性毛囊炎好發于胡子生長區域,如男性下巴,易于刮完胡子之后發生。

如何預防毛囊炎?

想要預防毛囊炎,在日常生活要注意細節,提高自身免疫力。總體而言,要做好以下4個保健預防措施: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放松心情,減少壓力,努力提高睡眠質量。

2.注意飲食:少吃辛辣、肥膩或含糖量過高的飲食;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保持大便暢通。

3.適當清潔皮膚:注意清潔,對于頭部毛囊炎,洗頭時不要用力搔抓,洗頭也不要過勤,每周3至4次為宜。

4.加強運動:積極鍛煉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