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實拍:古巴哈瓦那多情的艷舞

2014年 7月,古巴哈瓦那,多情多彩的舞蹈和音樂。

到訪古巴哈瓦那,沒想到能在賓館看到這樣一場精彩多情的演出。那奔放的動作,艷麗的服飾、迷離變換的燈光,盡情的表演,恰如加勒比海的天氣一樣多情而炙熱。

據說這臺演出已經演出許久,很受游客歡迎。“社會主義國家也有這個?”我們看著有點不解。后來想,其實社會主義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的環境里不大一樣。

古巴地處熱帶海洋地區,屬于移民國家,西方人,非洲人,土著人,不同的文化在這里交融,形成自己獨特島國文化和特色,豪爽,開放,包容、勇敢、執著。

令人佩服的是,這個地處加勒比海上的小島國,盡管貧困艱難,卻敢于和近在遲尺、遙遙相望的的美國作對多年,這需要勇氣和骨氣。

古巴人生活確實困難,職工月工資只有二三十美元(約合不到200人民幣),和中國30年前一樣,處于商品短缺時代。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很多東西都要憑票供應。這季節人們能買到的蔬菜不過三四種,市民能夠吃到的大米多半是那種過期的質量很差的糙米。

據當地朋友介紹,古巴表面上不想改革,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國家現在挺好的,不需要改革。其實這里也在悄悄地變化和變革。

過去被政府禁止的私有經濟比過去多了,街上小買賣、小生意比過去多了,一些小自由市場慢慢開起來,人們生活有了更多的自由。據說,古巴希望借鑒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盡快發展經濟。

當然,他們的改革步子還很小,這與中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政府大力推動改革開放還有很大不同。筆者在《我們這30年—— 一個記者眼里的中國改革開放》中英文版書中認為,和不少國家相比,趕上改革開放的中國人算是幸運的。

夜深了,加勒比海風獵獵呼嘯,舞臺上多情的舞蹈和奔放的音樂猶在耳邊。身為游客,心里只能默默地為遠方的人們祝福……